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8|回复: 3

读思录(17)

发表于 2015-12-19 09:40: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尼溪
  
  “知”与“说”
  
  人有病,天知否?地知否?
  
  答曰:都不知。
  
  谁知?
  
  答曰:他知。你知。我知。
  
  他知。他不说,讳疾忌医。你知、我知,只要于己无关,你、我也都不说。怕得罪病者,或是你、我都有顾忌。因为你、我或多或少都有些病。
  
  是人都有病,只是大小轻重不同而已。有病,都不说。就都指望天说、地说。而又是指望天、地说人之病,莫说己之病。
  
  天、地当然不说。天、地根本不会说。
  
  都讳疾忌医,留病“养”身,于是越“养越固,留下很多不治之症。
  
  “茶凉”与“茶热”
  
  莫怨“人走茶凉”,想想“人来茶热”。
  
  因何“热”?或因尊崇,或因客气,或为客套,或为名利。
  
  有情有义有热茶,有权有势也有热茶。是茶都有凉的时候,天下没有不凉的茶。只是前者凉得慢,后者凉得快。
  
  值得注意的是,都要悠着点喝,莫叫“热茶”烫了嘴。
  
  养身之道是淡茶温喝。
  
  “便民”与“依规”
  
  一商人说:他去某机关讨债。机关的门口挂着“便民”的牌子,办公室的墙上贴着“便民”的条规和“便民”的奖状。每次都是人一进门,就受到财务人员的热情接待,倒茶替烟,和风细雨,笑脸相迎。可一说到要钱,不是说暂时没有,就是说不凑巧留下的一笔钱刚被某某拿去了,接着就是对不起,请过几天再来等等。商人叹道:倒不需要那么多的热情和好话,只想要个像邮局“取款通知单”上那样规定的给钱的期限。
  
  笑脸、好话当然好。但便民不仅仅是笑脸和好话,更重要的是为民办实事。有规定,再依规办事,远比笑脸和好话重要。
  
  “武道”与“文道”
  
  看所谓的人道,多是“武道”与“文道”相兼。
  
  先是用“武道”夺得天下,再用“武道”和“文道”结合来治理天下。“文道”得有“武道”做后盾,否则效果有限;“武道”得有“文道”做纹饰,否则就不长久。光用“武道”,其道必弱。被治者不堪忍受,必致弱弱联合。联合就能形成更强的“武道”。光用“文道”,其道难成。因为人家嘴上跟你谈,眼睛却盯着你后面的武力。
  
  把“武道”与“文道”调到恰当的火候,是政治家的智慧。
  
  “乳子”与“非议”
  
  在地铁里,孩子饿得哇哇叫,在没有遮避处的情况下,做母亲的如何选择?是让孩子继续哭,还是解开衣襟给孩子喂奶?前者伤着孩子,也吵了大众;后者有不雅之嫌。就事体本身而言,前者应为“实”,后者实为“虚”。我们往往为“虚”而弃“实”。做母亲的宁让孩子饿着哭,也不肯当众给孩子喂奶;一些人在娱乐场所看女士表演时,恨不得表演者越露越好,可在地铁看到母亲给孩子喂奶,却说三道四,口水四溅。
  
  就算是“不雅”之为,你正人君子“非礼勿视”不就得啦,为什么看着人家的乳房还发非议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5 06:59:52 | 查看全部
凉不凉还是看人,人品好的什么时候都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5 07:00:34 | 查看全部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5 07:00:58 | 查看全部
感谢侯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