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三个男人一台戏
郑言 张国强
人们常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可这次要说的却是“三个男人一台戏。”这三个男人分别是胜利油田孤东三采中心注聚二队9#注聚站的王长友站长,大班职工王多义和小班职工李龙。
事情是这样的。10月13日上午8时许,笔者刚进入9#注聚站泵房,就与急匆匆赶过来的李龙撞了个满怀。原来李龙发现刚投运不久的12#注聚泵曲轴箱的油温又升高了2℃,升高到了54℃。他纳闷:这是怎么了,每天温度都在上升,而天气却是在一天天变凉,不正常呀!他一边招呼王站长和王多义共同诊断,一边让他俩看泵这些天的温度记录。
“泵润滑油温有高有低很正常,有的泵润滑油温度高到60℃以上也能正常运行。”王多义有点疑惑地说。
“不,油温异常升高可不是小事,我们还是停泵检查一下。凭我的经验,油温持续升高,肯定是泵轴瓦‘研’了(专业述语:轻微烧瓦)”王站长很肯定地说。
随后,三人先停泵,麻利地打开了泵的曲轴箱,发现真如王站长所说“研瓦”了。“要不是发现及时,时间长了,轴和轴瓦可能就彻底报销了!是介杆缺油造成的。”李龙喃喃自语道。
可三组介杆是哪一组缺油一时难住了他们。经过讨论,他们利用滴注法对三组介杆进行对比,判定该泵在制造时油封函进介杆润滑油通道孔钻偏了正常位置,导致介杆油槽内缺油,进而造成介杆干磨,使润滑油温有逐步升高、变质,并直接造成了“研瓦”。
“这可怎么办?请厂家来修?如果顺利的话也要折腾半拉月,而且费用也少不了。”王多义有点不知所措。
“我们重新钻一个孔或许就能解决了,说不定正好可以用上你的巧手呢。这可是技术要求很高的活计,还第一次碰到这活呢”李龙说。
“对头!谁不知道你钻孔是把好手啊,就按李龙说的钻孔,注意好角度,没有你还真不办事。”王站长同意并鼓励道。
王多义师傅迅速找来一把电动钻头,琢磨片刻后对准介杆润滑油槽小心翼翼地钻孔。大约10分钟后,油孔钻好了。油孔不偏不倚地对准了介杆润滑油槽!不一会儿泵重新启动了!
“幸亏我每天都做了温度纪录,不然大伙可能就不把曲轴箱温度升高当回事,那后果不堪设想。”李龙擦了一把汗还有点后怕。
“关键还是我们顺藤摸瓜找出了问题所在。发现隐患可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奥。”王多义若有所思地说。
“在原来孔的旁边再钻一孔,没有‘两刷子’可不行,你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当然了,‘三个臭皮匠’一个也不能少”王站长最后打趣地说。
笔者观摩了三人合作攻关的全过程,认为他们的合作攻关成功至少给人带来四点启示:
启示之一:职工岗位建功要建立敬业之上。李龙作为普通职工每天与枯燥的设备操作和录取资料工作打交道,他坚持每天录取资料,对比数据变化,找出了故障的蛛丝马迹。一个人的命运与他是不是敬业截然不同。成功总是垂青于那些时刻有准备的人,成功属于敬业有为的人。敬业就是成功的阶梯。大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企业职工,全是那些对工作十分敬业的人,都是能够一如既往坚持的人。敬业要追求完美,完美虽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状态,但正是这种理想,会点燃你前进道路上的灯塔。
启示之二: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发现不了问题谈解决问题,那么所谓的解决问题也就没有意义。这就要求职工们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善于发现问题,练就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应该是职工的一项基本功。要学会辩证思考、逆向思维,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看问题,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实际上,“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发现不了问题谈解决问题,无异于空谈。
启示之三;解决问题要靠真功夫。王多义师傅对技术要求很高的活计,愣是凭着多年练就的过硬功夫“啃”了下来,成就了“第一个吃螃蟹的”美名。没有金刚钻,拿不了瓷器活。什么是绝招?把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招。练就绝招需要持之以恒,如果每种技术都浅尝辄止,希望能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不可能练就绝招、绝活的。因此,企业在大力提倡职工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的今天,仍需鼓励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勤学苦练、苦心孤诣,掌握一门高超技术,打造自己的“看家本领”。
启示之四:班组管理和创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团队力量。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在团队中通过鼓励每个人大胆想象,根据自己的判断提出方案,然后集思广益,最终拿出一整套完整可行的方案。团队管理就好比一个大熔炉,它能让职工的创意不断融合、不断碰撞,在融合与碰撞中汇聚成大创意和大智慧。通过集聚职工的头脑风暴,将职工个人知识、技术、智慧的互动、共享、共用、拾遗补缺促使管理思路、创新办法的形成,起到倍增器的作用,最终达到优化管理方案,缩短创新进程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