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大个”好样的
陈贤云 徐虎
“‘李大个’你好。”“你好,你好。”十一长假过后,10月13日,笔者采访安徽淮北矿业袁庄矿采煤三区职工李金龙中,打招呼时也喊了他的外号。
其实李金龙是个身高不到1米6、体重不足百来斤的小块头。别看他身材瘦小,在靠一把力气干活的炮采工作面,那些体格健壮、身高马大的职工都要甘拜下风。
“1995年,我23岁因学习成绩差,初中毕业后在家人的数落下只有硬着头皮当上了一名采煤工。”当他得知笔者来意时,挺配合得打开了话匣子。
“刚上班的一段时间,我简直度日如年,面对一个班要在环境恶劣的炮采工作面搬运十多根超过自己体重几十斤的液压单体支柱,还要用铲子攉好几吨煤等重体力活,有时累的偷偷摸眼泪,后悔自己以前为什么不好好读书,甚至“抱怨”父母没有给我一副好身板。”说道当年刚上班时,李金龙眼圈有些发红。
后悔和“抱怨”总归不是现实,天生不服输的李金龙从那后打起了精神,偏要干出个名堂来。工作中他苦干加巧干,充分发挥他身材小巧灵活的优势,经过摸索,总结出了自己一套“以柔克刚”的炮采工作面作业法,如在煤层较厚的工作面采煤挂梁子时,个头高的工友都是先出净煤再刨梁窝、打支柱,而李金龙却倒着来,先挂梁子后出煤,这种方法一方面弥补了他的身高,另一方面在煤壁片帮时可是起到了大作用,能有效避免冒顶和掉顶事故的发生。在搬运支柱等出大力的时候,其他大块头的工友都是直接抱着柱子搬运,他却手脚一齐上,而且干净利索,凡是身高和体力“摆不平”的他总是想着法地去巧干。别说,他的这种炮采工作面“独创”干法,不仅使他克服了身体上的缺陷,还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上班14年来,,李金龙没有出现一次碰手碰脚的事故,这在环境恶劣的炮采工作面绝无仅有。
李金龙打趣地说:“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用好了就是优势。”
多年的采煤炮采工作面的摸爬滚打使李金龙练就了一身绝活。头脑活,反应快那是没得说。今年初,该区在32112大倾角工作面装面时,由于压力大,煤顶被压松,顶板破碎。一次班中,一处顶板的塘材被巨大的压力折断,说时迟那时快,其他几个在此处作业的工友还没反应过来,李金龙就顺手将身旁的一块木料迅速填入折断的塘材处,他的灵活反应避免了一起冒顶事故的发生。事后,当班队长还专门请李金龙喝了两盅,表示感谢。
“李大个”这个称呼让李金龙丢了不少“面子”。前不久,该区又进来几名新工人,按照惯例班前会上由队长点名徒弟认师傅。前几个新工人都各自认了自己满意的师傅,当队长喊“李大个”时,1.8米的新工人王辉正得意认了一个大块头师傅,只看见从会议室的一个偏处站起一个又矮又瘦的人时,他打心里看不起这个师傅,当时场面很是尴尬。而在日后的工作中,王辉对李金龙有了180度的大转变,对身边的这个“小块头”佩服的五体投地,逢人就夸自己的师傅。
李金龙告诉笔者,上班以来他带了3个徒弟,个个都是区里生产骨干。尤其让李金龙高兴的是,其中一个徒弟也带了弟子,同样是名师出高徒。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李金龙正以这种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工作岗位不适应的情况下咬牙坚持,并且出彩,实属不易。在请假是家常便饭的采煤一线,而他基本上没有请过假,经常在工作面条件最差处作业,是班长的“心肝宝贝”。上班14年来,各种荣誉证书拿了一大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