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31|回复: 12

[话题探讨] 【中立】创新重质量还是重参与应视需要而定

发表于 2015-12-20 21:59: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17,中石化某大型石油企业班组职工创新成果奖励公报发布,共有15项职工创新成果获奖,将分别获得3000元、2000元和1000元的奖励。本来皆大欢喜的事情,却因10多名职工的质疑,让组织者和得奖人员开心不起来。原来,除了个别成果取得较好的效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外,其它的创新成果在企业实际应用中都不是很显著。有的职工认为,这样的成果就不该重奖。
1214《人民日报》公布的《2015•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家们的创新紧迫性大大增强,创新从国家倡导变成了企业自主行动。认为当前形势下创新“非常紧迫”和“比较紧迫”的企业家比例分别达到30.9%51.1%
在新的一年,企业该如何鼓励职工参与企业创新发展呢?尤其是普通职工又该如何进行创新呢?
创新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主题和使命,因为任何时代都需要创新,离不开创新。特别是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对于国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可以说受到了空前重视。
创新需要激励,创新需要激情。而奖励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就是最好的激励措施,能极大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可以说,任何创新成果都是在创新的实践活动中诞生的。所以,笔者认为,企业既要积极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又要注重创新质量,加大对重大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无论个人或企业,创新能力都有一个实践、探索、发展、提高的过程。在创新初期,职工创新意识不浓,创新能力较弱,企业应把重点放在鼓励职工参与创新活动,增强创新意识上,从而实现人人参与创新、人人注重创新、人人追求创新这样的效果。当职工的创新意识普遍被激发,创新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创新能力普遍提高的时候,企业应及时调整奖励方案,把重点放在追求创新质量上,逐步加大对重大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逐步提高奖励的门槛,最后完全不奖励没有多大创新价值、没有什么突破的应景式的所谓创新活动。
企业对创新的奖励政策就好比高校对论文的奖励政策一样。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十年前,学校刚刚由中专升格为大专,教师中做学问、搞科研、写论文的很少,所以对所有发表的论文都奖励。五年前,学校为了鼓励教师写高质量的论文,对普通期刊论文不再奖励,只奖励科技核心期刊以上的论文。现在为了办合格本科,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下调科技核心、中文核心论文奖励标准,同时大幅度提高SCIEICSCDCSSCI论文的奖励标准。
总之,职工创新力就是企业竞争力。没有职工的创新、开发,就没有企业的生存、发展,无法在激烈竞争中取胜。任何时候,企业都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视对职工创新活动的奖励。但是,企业奖励职工创新,重在参与还是重在质量,笔者认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需要决定,不能一概而论。奖励政策应当因时而动,适时调整。在企业创新初期,只要是职工的创新活动,不管创新质量、创新价值如何,都应给予一定奖励,这样才能把职工的创新热情激发起来,把蕴藏在职工中的创新潜能发掘出来。而当创新意识、创新热情被激发后,就应更加注重创新质量,追求创新成果的实际经济效益,推动产生一批高水平的创新成果,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1 11:55:00 | 查看全部
欢迎参加本期观点擂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1 11:55:13 | 查看全部
支持晚了请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1 11:55:41 | 查看全部
创新意识培养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1 11:55:56 | 查看全部
而且各企业都要拿出诚意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1 11:56:19 | 查看全部
只有创新意识增强了,才会有新的发展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1 11:56:35 | 查看全部
否则无法看到最终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1 11:56:55 | 查看全部
年底了都忙,百忙之中支持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1 11:57:14 | 查看全部
又是一年临近尾声,祝有新的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1 11:58:11 | 查看全部
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