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来,煤炭价格“跌跌不休”,截至11月底煤价同比下降了100多元。然而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岱庄煤矿生产成本降幅跑赢煤价下跌,杜绝亏损全面完成了该集团公司考核的各项经营指标。面对这一成绩,该矿矿长党委副书记曹忠表示,没有全员创新,这一成绩实难完成。
  走进岱庄煤矿,该矿办公楼前“全员创新 内涵提升”的宣传口号首先映入眼帘。“全员创新不仅体现在了条幅上,更是落到了现场的每一个环节。”该矿总工程师张洪鹏说。
  只有思想认识到位,干部职工才能积极践行。基于这样的认识,该矿集中兵力在三季度开展了“全员创新”专题教育实践活动。为确保教育效果,他们在组织干部职工系统学习上级关于创新的文件精神的基础上,配套开展了“创新大讲堂”、“‘创客’话创新”、“赛创新、比创效、争创优”创新竞赛以及“寻找身边的创新”大讨论等10多项活动。
  “伴随各类活动的一次次开展,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矿上对全员创新的重视程度。”该矿膏体充填工区区长李敏说,如果没有创新,他们的膏体充填就有可能面临因成本高而停产的局面。为了保住膏体充填项目,保住该工区170余名干部职工的饭碗,他们喊出了向创新要效益,向创新要工资的口号。
  面对生与死的抉择,该工区大力实施创新,通过优化工艺将充填循环时间由48小时,缩短到了24小时。为降低材料投入,对液压支架进行改造,实现了面前顶板不再打锚杆、面后不再扶棚。同时加大充填料浆的优化配比,使每立方膏体配比粉煤灰和水泥用量分别同比降低了43%和41%。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全年累计节约材料1000余万元,使吨煤置换成本同比降低40.2元。
  在统一干群思想,凝聚创新共识的同时,该矿先后制定下发《自主创新奖励办法》、《内部技术市场管理办法》、《创新项目管理办法》等创新奖励制度。
  伴随奖励机制的出台,该矿干部职工的创新能动性进一步提升。该矿下组煤2160胶带大巷的堵水问题曾是该矿管理上的老大难,最初该地点的涌水量为每小时280多立方米,而从该地点向地面排1立方水至少需要3度电。在创新机制的促动下,该矿生产技术部黄渤与矿签订了创新协议书,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将涌水量减少到每小时110.3立方米,仅此一项就为矿井节约排水费用200余万元。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完成的,靠的是团队的力量,这得益于我矿建立的防治水创新研究所。”黄渤说,为了给想创新的人员搭建平台,该矿在矿层面建立了“防治水创新研究所”、“支护研究室”、“回采研究室”等“一所八室”。为综采工区、充填工区等工区建立了14个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
  为最大限度发挥这些创新工作室的作用,该矿还为各个工作室的创新开通绿色通道。出台了创新工作室所需要的材料优先购置,所需要的书籍图书室统一购买等帮扶机制。今年来,该矿干部职工已经自主完成创新项目63项,创效4156多万元,其中还有7个创新项目正在实施中,预计年底前完成后,能再创造近900万元的效益。(陈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