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小弟亲历了中国的视频监控产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过程。小弟为在的该领域孜孜不倦的研发者、辛勤劳作的产业工人以及相关的从业者感到骄傲、自豪。正是这些人成就了中国视频监控产业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技术最先进的局面。该行业牛人极多,江湖趣事无数,小弟虽从业20余年也仅能以管窥豹,说说该领域中比较熟悉民用视频监控以及后来的消费类视频监控。
一、早期的视频监控:
早期的视频监控通常叫闭路电视监控,为何叫闭路电视监控?因为只能闭起门来自己看,当时的视频监控全是模拟信号,还不能数字化并接入网络,只能在一个有限范围内监控。上世纪90初开始在一些重要场合使用,如银行、海关、公安等,那时的系统绝对是高、大、上的玩意,没钱你就别想了,全是美、日、韩的东西,随便一个产品都是几千上万的,那些美、日、韩公司都赚翻了,谁叫国人自己做不出来。
直到后来国人慢慢搞明白了,一个摄像机不就是一个Sensor板加镜头嘛,不难,先组装后抄板。利润和需求的驱动下,国人的山寨潜力猛然爆发!咱们工人有力量,什么高科技,只要能卖钱,宇宙飞船都敢干!
关键是后来国产的摄像机越做越好,性价比远超很多进口品;而后来那些美日韩高大上摄像机的厂家呢?…,后来嘛,后来他们就没有后来了。
这里要澄清一下,小弟并非在戏嘘山寨文化,恰恰相反,我觉得中国山寨历程功高志伟,功大于过。很多人总说东莞、深圳只有山寨没有创新,其实这些人并真正不了解这个电子制造产业,其实山寨也要水平的,而且山寨过程本身也会导致大量的微创新,更别说这过程培养和训练了无数优秀的研发工程师和产业工人。小弟就亲自见识过这样的一个牛人:有一家Sensor厂家的FAE(现场技术支持工程师)负责调试ISP(数字图像处理),这个可是非常专业的活,有很复杂的光学参数和数学模型,但这个小李哥兄弟居然能玩弄于股掌之中,经常能给人带来惊喜。大家猜猜他的学历…此人16岁出来干活,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学习,做过产线工人、维修工,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最后居然搞懂了非常专业的ISP调试,此人干活非常敬业,常常与开发商熬夜调试。小弟也见识过几个美、日、韩的专业工程师,他们坐着商务舱来,住着五星级酒店,跟开发商开个会,讨论一下,指点几下,然后你们自己看着办吧,人家可是按小时收费的。相对比而言,小李哥可以甩他们几条街了。题外话,小弟认为未来10来年内,智能硬件和智能制造将兴起,而不少曾经的发达地区和国家很可能会因为缺乏有技能的优秀工程师、产业工人以及产业空心化而付出惨重的代价,比如香港等。
一不小心就讲多了,总之早期的监控很贵,功能、性能很有限,后来被国人越搞越便宜,还越搞越好,视频监控摄像机开始被国人广泛使用。
二、视频监控数字化、IP化和高清时代
视频监控数字化在中国始于1997年前后,当时主要的模式是采用PC电脑加视频采集压缩卡的模式,把模拟视频图像转换成数据并压缩保存在电脑硬盘中,同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传输,老式的盒式录像带因而被终结了。小弟就是国内最早从事视频采集卡压缩卡应用开发的一批人。
这个时期做板卡厉害的公司是成都的德加拉,杭州康银公司(海康威视的前身)后来j居上,之后又有武汉恒亿,广州金鹏;他们做的板卡基本上采用视频AD芯片加ASIC芯片的方案,叫硬压缩卡,价格较贵,主要还是行业用户为主。
视频监控真正的民用化和消费化其实是从软压卡开始的,软压卡嘛,只有AD芯片,用PC软件压缩编码,因此软卡便宜很多。首先,草根老百姓得买起啊;第二,做软件卡的开发商特别注重易用性和用户体验,否则,草根老百姓不会用啊。软压卡的生命周期相当长,历经10多年,时至今日,我们还在出货。这里不得不提软卡时代的几个牛B公司:
一是深圳的波粒公司,最早搞出实用化的软压卡,以图像效果好而闻名,早年对推动软压卡普及化贡献很大;
二是济南中维,他们应是首个强调视频监控产品“用户体验”的公司,他们思路是让视频监控产品简单、易用、好用,一改原来监控系统所谓专业、技术活的老套路,结果大获成功,也成就了如今如日中天的中维科技。邢老板确实有招数,是个人物,不得不服。
三就是小弟的广州宏视了,我们的软压监控板卡产品主要以稳定可靠,压缩、网传效果好而见长,后来被不法份子盗版,搞到一度满世界都是宏视盗版软件,并远播亚、非、拉各国,俺们损失老大了,想想都心痛,欲哭无泪啊!我们还不是最惨的,当时有家叫CODICOM的韩国上市公司,也做软压卡,后来直接就被盗版整死了!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真要命啊!不过客观上说宏视卡对监控民用化这个贡献可以说是蛮大的,本人多年来在很多小店铺,小工厂,甚至西藏极偏僻的小镇都见过宏视监控系统的使用,虽然其中不少是盗版的,但心里也满自豪的。举个例子:当年很悲惨的“佛山小悦悦”事件中的视频,就是宏视的系统录下来的,是否盗版的,不得而知。
2005年前后,DSP芯片技术、宽带网技术以及后来的CMOS成像技术,SOC芯片方案等发展和成熟,国人在数字硬盘录像机(DVR),IP高清摄像机、网络硬盘录像机(NVR)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主流的SOC主控芯片、CMOS芯片也逐步国产化,国外的公司不管在技术上和价格上都已然没有立足之地了,监控的数字化,IP网络化,高清化被国内公司所把控。这里必须提两家堪称伟大的公司:
一是海康威视,这家公司太牛B了,不用多说了,做板卡起家,在短短10多年间在神一般的胡总带领下发展成为视频监控产品的全球老大,质量和技术都是世界领先,市值超过1000多亿;
二是华为海思半导体,他们经过努力2010年推出的Hi3515芯片可以成为经典,性能、效果等都一时无二,后来又推出了IP高清机用的Hi3518,基本上在全球都属于半垄断地位了。
除了海康、大华这样的大咔,海思的SOC还造就了国内几个很牛B的方案商、生产商,如雄迈、中维,九安等,他们凭借自己的研发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性能,还给其他广大生产厂家提供完整的软件、硬件设计方案,同时竞争使得国产DVR、NVR、IPC功能越做越强大,价格越做越便宜,美、日、韩等国外产品在这块完全不是对手。导致全球各地遍布他们的产品,连非洲的普通老百姓都用得起了,虽然有部分产品质量较差,但毕竟总体上瑕不掩瑜,可以说是造福了全人类,改变了世界。
三、视频监控无线化,消费化时代:
以手机监看,WIFI连接和小型化为特征的无线化、消费化视频监控产品早在2003年前后就开始进入国内市场了,代表作是台湾厂家MJPEG芯片方案的产品,有WIFI,带云台转动,简单的MJPEG压缩。
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笔者以为只有两个原因:
1、用户体验不好。安装、连接太复杂,普通消费者搞不太懂,效果也强差人意。因为当时的手机仍然是塞班系统为主的Nokia手机,实在是功能受限,2G技术的带宽也很低,传图像真是不容易。那几年,在手机监控领域有所作为的,好像只有一个叫富年科技的公司做出了名堂,而这个投资人正是中国天使投资人中最具传奇色彩的龚虹嘉先生,他投资海康威视的回报高达1.7万倍!(小弟创业早年也曾跟龚先生有过交往,一度有机会参与他的创投,无奈小弟缘浅,竟未成事,遗憾。)
2、太贵了。一个普通WIFI摇头机要1000多元,作为电子消费品,还是太贵了。
2012年前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4G、3G无线宽网络的发展,WIFI网络智能摄像机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通过手机就能在任何地方实现远程监控、监听,甚至可以控制家电。这种小型化的、以WIFI网络为主的监控设备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正在迅速普及:
1、用户体验好了。安装简单多了,通过智能手机一键配置,WIFI智能摄像头就能连接上网,简单。4G网络支持下,流畅高清都不成问题,效果好了。
2、价格便宜了。目前主流的WIFI网络智能摄像头基本上都采用了国产的SOC主控芯用性和CMOS高清Sensor芯片,价格只有早期的十分之一左右,而性能却提高了好多倍。
3、互联网公司的介入。小米、360等互联网巨头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摄像头,他们的推广和宣传,很大推动了这类型产品的普及化和认知度。
4、电商的推动,电商无疑是消费类产品的重要推手。
5、近年国际反恐形势紧迫,消费类监控产品也使得“监控无处不在”成为可能。
从2013年起,视频监控开始往普通消费者渗透了,以WIFI智能摄像头为代表的产品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广泛使用,小店铺、家居、小厂房、仓库、养殖场等等。
四、科技改变生活,监控无处不在:
2015年,物联网时代已然来临,5G网络也将到来,视觉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智能网络摄像头作为物联网的一个重要传感器,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拥有“千里眼”和“顺风耳”。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监控家中的状况,控制家中的电器,看看宠物,看看花草;店主随时看看店铺;牧民随时查看牲口;监视水源,树林以及一切需要观察的地方,监控将无处不在!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科技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