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林子之大,可谓什么鸟都有———那个被“一支烟”牵了出来,而后又被查出受贿百万元的周久耕周局长,近日已被一审判处徒刑11年。然而周久耕“不上诉”,什么原因呢?因为“正在写一部小说”,而且已经完成了35000字。大概是心无旁骛,没有闲工夫上诉的原因吧。据说现在羁押的周久耕的囚房里,条件不行,“没有用来写作的办公桌”,周为此“抱怨不已”,似乎有一点“无车弹铗怨冯驩”的意思……
这是又一个贪官要在囚牢里写书了———近年以来,贪官进了监牢之后,忽然当起了“作家”的事,几乎有点成“风”。“五毒书记”张二江,“在狱中著书立说”,已经写了4本“文学评论书籍”;而某央企的前掌门人曲德臣,入狱之后,不是也写出了《人生核算》一书么?洋洋数十万言,厚厚的一大本呵!现在周久耕也“进去”了,进去以后也要加入“狱中作家”的行列,这并非什么“石破天惊”的事儿。
囚官狱中写小说,这本也不是什么坏事。一来他们即使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但不少民事权利还在,写作甚至出版,也无不可;二来“写小说”,恐怕也属一种“劳动”。这种“劳动”多少也会有利于他的“改造”。更重要的是,像张二江、周久耕这样的贪官,在“外头”之时,不但戎马倥偬,“日理万机”,而且花天酒地、夜夜笙歌,哪里静得下来“想一想”?现在好了,“万事皆空”什么也没有了,正好闭门思过、扪心自问,总结一点人生的教训来。如果“总结”得对,写出来,对于“外面”的人,说不定还会有点教益呢。所以对于周久耕的“潜心写小说”,不要现在去棒喝他。让他写,看看写出一点什么来,再来评论他。
然而话又说回来,对于囚官的“狱中写小说”,恐怕也不能抱有太大希望。其实贪官的“搞创作”,何止是在“进去”之后?他们中有的人,在“外面”就已经舞文弄墨、附庸风雅了。例如那位已经落马的某县委书记李凤臣,曾经被称为“诗人书记”,写出的“诗”无可计数,出版的诗集几可等身。但他的诗,除了一个“俗”之外,更有一个“假”字,“权系民心聚,姓公不姓私,身为民之仆,必当明斯理”,就是李凤臣的“名作”,他就是在写这首诗的“书桌”上,收取了卖官的巨贿。“佳节将至事纷然,冒雪驱车访饥寒”,这又是“诗人书记”的“好诗”,然而年年“佳节”,李凤臣都要广纳“孝敬”、借节聚敛,可见贪官的诗,真、善、美三条里头,至少“真”是荡然无存的。
也许有识之士也会说,那是在“外边”,进去了,就会不一样。这也有道理。因为“进去”了,画皮业已剥掉,也不必“两面人”了,所以以泪洗面、夜夜无眠之时,囚官写出来的“小说”,倒会有一点可信的真实。然而对周久耕们的“小说”,笔者却仍然不抱太大希望。据说周的长篇巨制,仍然是“反腐小说”,也即仍是写“官场”。现在的“官场小说”,大多是有模式的,无非是描绘仕途的凶险、同僚的党争以及官场的恶斗,充斥着“厚黑”二字。周久耕能跳出这个“模式”么?如果能,他的“生活”又从哪里来?所以依笔者看来,一个贪官的“反腐文学”,也不过是在汗牛充栋的“官场小说”中,再加入一部而已。终于是斗不过“生活”,离不开“原型”的。
关于周久耕的“小说”,报刊网络之上,这几天已经炒得沸扬。甚至有热心网友,给他拟好了小说的书名,叫做《一根香烟引发的大案》,建议他从“切身的经历”写写落网的经过,当然作为前房地局长,还可曝一曝行业的黑幕……不知道周久耕周局长,能否从谏如流,能否择善而从,能够写出来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凌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