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的阴霾刚从我们的视线消逝,耳畔又传来“12?20深圳山体滑坡事件”的噩耗……当人们在为一个个逝去的生命默哀时,当城市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导致一幕幕的悲剧时。我们是否该静静的反思,在“钢筋水泥” 筑造的现代都市,是否该将人的全面发展融入“城市工作”的核心,“城市工作”是不是该回归以人为本?
改革开放三十余载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然而,人们的城市生活也越来越面临一系列挑战: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模式不免引发空间冲突、文化摩擦、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诸如交通拥堵、噪音太大、空气污染等“城市病”也随之而来。
时隔37年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召开,会议由“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体现了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高度重视。37年以来,中国出现了一批诸如北、上、广、深的“世界级城市”,“一线城市”发展迅猛,“二、三线城市”也有序发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诸如“造城运动”、“鬼城”等的“怪圈”,城市在追求“高楼”、“高增速”而导致千城一面,摒弃城市原有的特色,也忽略“以人为本”的建城机理。这种现象的出现,必然会阻碍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将为城市工作埋下隐患。
“城市工作”应该回归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也彰显了城市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不可否认的是,城市最终还是要落脚到“人的城市”,要满足人们舒适、便捷的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当前,我们正在构建的“智慧城市”“创新型城市”“宜居城市”……这些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让人们在城市生活更有“家的感觉”。因此,城市工作要重在以人为本,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构建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的现代化都市。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当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后世博时代,我国的城市面临着“快”与“痛”的“两难境地”,正变得更发达时,交通拥堵如“首都变成首堵”等问题成为城市“癌症”。因此,当“城”长烦恼困扰着我们的时候,“城市工作”还应回归以人为本。
netease 本文来源:荆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