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2月27日,冬日的聚相山,寒气逼人,格外冷清。而山下的东篱家庭农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迎风“招手”的核桃树和桑葚树、随处可见的自家玉米、满坡觅食的散养山鸡、大棚里青翠欲滴的黄瓜……为冬日里的聚相山增添了一丝活力和暖色。
来到新建的富硒蔬菜大棚里,农场主牛盛青正在给黄瓜缠秧,一排排的黄瓜郁郁葱葱,一眼望去煞是喜人。“这些黄瓜都是用的自家鸡粪,绝对有机,放心吃。”一见面她就用庄户人家特有的热情招呼我们。
今年42岁的牛盛青自幼生长在聚相山下,是淄川区龙泉镇大土屋村的一名普通妇女,出于对大山的特殊感情,20年前她在山上承包了一处果园,并大力种植核桃树、桑葚树绿化荒山,为了更好地工作她吃住在山上,自己种粮、栽果树、养几只家禽,生活自给自足。
这大片的山地不就是一道天然的防疫屏障吗?况且大量剩余的粮食、废弃的果树叶还可以当饲料,于是10年前牛盛青开始尝试散养山鸡,成立了祥盛蛋鸡养殖场,在她的努力下林下养殖大获成功,济南、张店等地客户前来购买,鸡蛋供不应求,其中北京客户还打算将其配送到超市,因产量有限只好作罢。后又逐渐养殖红嘴鸭、鹅,并孵化幼鸭、幼鹅对外销售。10年坚持下来,她的养殖越来越红火,目前拥有蛋鸡2万余只、红嘴鸭和鹅各2000只,成了淄川区规模最大的养殖基地。
养殖做的如此风生水起,为何又开始种植大棚蔬菜?牛盛青笑着说,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鸡粪越来越多,果树当肥料用的毕竟有限,剩余的既浪费又污染环境。而龙泉镇是少有的富硒之地,富硒农业方兴未艾,于是她投资21万元新建了2个蔬菜大棚,以种植水果型的黄瓜和西红柿为主。 到3月份拱棚黄瓜上市后,她就拔秧用大棚来养鸡,并让鸡粪来进一步改善土壤。
采访中发现,她的大棚比普通的要足足高出一倍,这是何故?原来为了让蔬菜更好地采光,她不惜高成本建了高达6米的大棚。阳光透过塑料薄膜照射进来,温度竟达到了35度,怪不得蔬菜长得如此旺盛。据悉,目前黄瓜已上市,10元一斤供不应求,西红柿春节就可上市。
自家种的玉米、菜叶等林果废料用来喂鸡鸭,鸡粪用作大棚蔬菜和果树的肥料……牛盛青的东篱家庭农场逐渐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链,在绿色环保的同时,实现收益最大化。
在荒山上摸滚打爬20余年,种果养鸡、历经艰辛,她终于将120亩荒山打造成循环农业的示范样本,使沉寂的聚相山焕发了生机。“明年我计划再发展2个桑葚大棚,争取春节前上市。”对于她的循环农场,牛盛青充满信心。
(闫盛霆 仇慧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