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云盖山煤矿一矿:八融入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
                  (播音稿,时间12分钟)
一、矿井概况
    永锦能源云盖山煤矿一矿1994年9月开工建设,1997年10月投产。矿区位于禹州市磨街乡境内,距禹州市区27公里,井田面积8.35平方公里。主要开采二[sub]1[/sub]煤层。矿井开拓方式为两斜井一立井混合开拓。截止2015年底,保有储量为1857万吨,可采储量为880万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2013年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每吨3.94立方,绝对涌出量每分钟5.03立方。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三类,属不易自燃煤层。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主副斜井进风、立井回风。总进风量每分钟5432立方,总回风量每分钟5635立方,矿井通风负压1160帕,通风等积孔A=3.35平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正常涌水量每小时80立方,最大涌水量每小时120 立方。矿井通风、运输、排水、供电、生产系统运行可靠,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齐全,运行状态良好。
二、安全文化建设
    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秉承河南能源“012345”安全管理模式,牢固树立“安全工作60分,其它工作40分”的业绩观和“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把安全工作始终摆在“先于一切、重于一切、高于一切”的位置。
    2013年以来,我们把安全文化融入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构建了主动预防型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四常”管理为抓手,以“三提三不”为着力点,以“我的安全我做主、我的环境我改变”为创新驱动,推出了“平安、美丽”质量标准化“自主品牌”创建目标,有效提高了矿井综合安全管理水平。
    截止2015年11月底,云盖山煤矿一矿连续实现安全生产3875天,杜绝了死亡及重伤安全责任事故和三级以上非伤亡事故,先后荣获中国煤炭协会“行业二级安全高效矿井”, 河南省“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质量兴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定点企业”,禹州市‘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等荣誉称号。“平安美丽”质量标准化建设,吸引了河南、贵州、新疆37家煤炭企业观摩学习。
三、主要做法
    2013年以来,我们把安全文化建设融入到系统安全工程。制定下发了《云盖山煤矿一矿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确立了“平安美丽”安全文化创建目标,成立了安全文化建设办公室,创建了以“双基”建设为抓手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形成矿井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牵头抓,职能部门具体落实、分头抓的建设构架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文化创建格局。完善了云盖山煤矿一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安全评估评价实施办法》、《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安全管理制度。为从业人员逐级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细化了责任主题,明确了责任目标。实施了安全绩效考核“一票否决制”,推动了安全文化建设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理有责任、责任有落实、落实有考核、考核有奖罚。
    把安全文化融入到矿区安全环境改善。在职工入井通道、地面工业广场、井下运输巷道、采掘头面设置了醒目的安全标语、警示标志、亲情寄语。在区队办公楼前、南北大道、调度楼广场、职工培训中心、架空人车巷创建了安全文化、标杆文化、创新文化、标识文化、理念文化等“文化长廊”。在地面生活区、井下作业区创建了“安全文化语音播放系统”,开通了法律法规解读、质量标准化培训、安全知识问答、惊险瞬间安全故事等文化宣传频道,使舒心的安全文化与美丽的环境相映成趣,陶冶了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情操,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激情。
     把安全宣贯与职工教育、文化娱乐融为一体。编写了《媒体中的平安一矿美丽一矿》、《我的安全经历》、《事故案例汇编》、《质量标准化解读》等文化宣贯教材,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了安全文化理念,丰富了安全文化内涵。推行了老歌新唱、送文化到岗位、班前一支歌等系列安全文化活动,把《十五的月亮》、《说句心里话》等经典老歌,用改词的方式方法变成亲情安全歌曲,丰富了职工安全文化生活,创新了安全文化宣贯方式。从而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使“我要安全”成为干部职工抓好安全工作的信念支撑和行动指南。
    把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争先创优融为一体。开展了安全之星、管理之星、团队之星、创新之星、文化之星、感恩之星 “六颗之星”竞赛活动。运用挖掘、提炼、升华“外推内树”的新闻宣传方式,开展了重塑劳模先进人物助推职工比、学、赶、超;重塑标杆团队助推现场安全管理;重塑职工创新助推科技兴企“三塑三推”示范引领工程。推出了永煤公司“十大最美员工”白明凯、“十大敬业楷模”王红克、“创业先锋”孟洪涛和创新团队侯政伟班组等标杆人物和标杆团队。“平安美丽”质量标准化建设;职工“无尘化打钻”科技创新成果,在国家级《班组天地》杂志,《中国煤炭报》等媒体得到了宣传。为职工比、学、赶、超,营造了争创氛围,树立了争创标杆。
     把安全文化建设与职工的行为规范融为一体。2015年,我们紧紧围绕“平安一矿、美丽一矿” 创建目标,提出了“将规范进行到底”的工作理念。从“安全每一人、精细每一米”行为达标和工程达标抓起,编制了职工岗前、岗中、岗后“三检查三确认”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双述”教材,让从业人员通过眼看、心想、手指、口述对安全隐患进行辨识辨认。出台了云盖山煤矿一矿《“三零无缝对接”四级管理实施办法》、《“三提三不”管理办法》和矿井自主、系统自控、区队自治、班组自理、员工自律《‘五自’管理实施办法》,把职工的行为规范通过管理树标、现场对标、考核达标,使“从零开始、向零奋斗”这个抽象的安全文化理念,变成了可知、可控、可防的安全行为,促进了员工对安全文化理念的认知和认同。
    牢固树立“培训是职工最大的福利”价值取向,组建了矿井、区队、班组三级培训机构,成立了由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能手组成的教师队伍,配置了高科技多媒体电教器材,开通了多媒体课堂授课、计算机远程教学、实操模拟演练职工培训平台,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原则和“走出去请进来”的多元化培训方式,实施全员安全素质提升工程。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安全理念,制定下发了《云盖山煤矿一矿三级互保培训促提升管理办法》,明确了培训责任,细化了责任目标。为达到学以致用,我们把发生在身边的事故案例,编写成培训教材,运用重温案例、课件剖析、实操巩固、讨论提升、模拟演练等“多元化”培训方式,尝试了一条教材案例化、培训可视化、过程实操化、培训教育一体化的“四化”培训教育模式。化解了煤矿职工文化程度低,培训教育“灌输难”的问题。
    创新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意识。将感恩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安全文化建设中,陆续开展了“安全工作为了谁?”、“深入千米井下、感受亲人艰辛”等感恩系列活动,持续提升职工感恩意识和思想境界,让更多的职工感受到家的温馨,企业的和谐,使职工认识到“安全生产”就是对父母和企业最大的回报,从而实现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只有起点,永远没有终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把安全文化推进作为一项入心入脑的工程,长期的、不懈的创新、挖掘、凝炼,赋予安全文化新的内涵和生命力。我们将通过本次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矿井安全文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将各项工作做的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