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29 23:08:25
|
查看全部
2. 能不能让这个绝技在职场中运用?
有人说:“我玩‘水果忍者’很强,总能一分钟得八百多分,我总不能拿这个能力当职业吧?”有人说:“我家收拾得特整齐,我一个研究生总不能做小时工吧?”还有人说:“我可能也就是逛街特会砍价,这技能也不能拿来吃饭吧?”有时,即便我们知道这是能力,也不晓得如何用在职场上。
我知道很多人对网游反感,但是PC WORLD(月刊,全球性IT专业杂志)高级撰稿人的一篇《如何用游戏点亮你的工作简历》却写出了一些让我们大跌眼镜的话:
“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育娱乐计划主管兼合作教授埃里克·克洛普弗(Eric Klopfer) 却表示,目前有多项研究都着眼于人们在游戏中所能获取的实际能力,她通过威斯康星大学的一项课题研究证实:人们在玩儿《魔兽世界》的过程中学习并实践了各种实用技能--数据收集和分析、协作精神、计划制订、资源管理与分配,甚至团队激励和管理。”如果把“魔兽世界”四个字忽略掉,以上任何一项能力写在你的简历上都会让招工单位的人事经理眼前一亮。
同时,这篇文章还列举了一系列可通过玩儿游戏获得的能力,如:
《魔兽世界》的公会还能锻炼团队领袖的魅力;
《辐射3》可彰显优异的沟通能力;
《彩虹6号:拉斯维加斯2》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CS》则正锻炼了团队和信任;
《口袋妖怪》则要求细节分析的能力;
相信很多90后看到这段话会欣喜若狂:“总算找到玩儿游戏的理由了。”而他们的父母则有点愤怒:“都上瘾了还说对找工作有好处?”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游戏是真实世界的映照。也因此,游戏中锻炼出来的能力自然在真实世界中有所体现。
无论你有什么能力,这些几乎都能在职场中得到体现:
收拾东西的能力,做行政、运营、程序测试等细节工作绝对是好手;
能砍价,快别委屈自己了,你是个谈判高手;
“斗地主”总是赢,这属于能应对模糊情景,结合好的沟通能力就是个很有能力的项目经理;
掌握营养学知识,那给同事和上司提供一份营养菜单吧,别人会离不开你;
…………
所以,当知道自己的某种能力很强的时候,想想如何用在职场上。
如果是知识型能力,则为职场人士分享知识;
如果是技能型能力,则归纳成一些通用技能,用于职场。
3.如何应对能力弱项?
有个经典的原理“木桶理论”:决定木桶容积的是这个木桶的短板。由此,很多人认为,一定要弥补自己的能力弱项,这样才能在职场中有所发展。
可是,你有没有发现,如果把木桶倾斜过来,那么决定木桶容积的却是这个木桶的“短板”。
因此,到底是长板决定论还是短板决定论,取决于你如何放置木桶。而到底是补弱项还是提升强项,取决于我们如何放置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仅仅锻炼自我,则会把自己当成一块板,那自然是越长越好;而如果我们会组成一个团队,则在团队中,需要以缺口为导向,找到弥补缺口的“短板”。
真实的情况是,我们为什么喜欢对自己的缺点耿耿于怀,原因在于对失去的恐惧。根据心理学研究,因为恐惧而采取的行动会比因为希望而采取的行动迅速得多。世界上的多数战争皆因恐惧而生,德国纳粹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因制造恐惧犹太人的气氛而生,日本侵华战争又因恐惧生存空间而生,即便是拍死一只虫,也是因为恐惧。因此,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弱项时,恐惧弱项的心理会让我们迅速做出反应来弥补它。
你上了圈套。
因为我们弥补的,恰恰是最难提升的。老天爷是个小气鬼,他不可能给我们所有的能力,既然你拥有这个能力,自然就会在另外的地方减弱。这同样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果用显微镜观察十六岁的人的大脑和三岁的人的大脑,就会发现,三岁的人的大脑有一千五百万亿个联结,但是到了十六岁,却减少了一半。别担心,尽管不少联结断掉了,但是有那么一些联结却越来越粗壮,这就是你的能力,并且它们会随着你的使用朝更粗壮的方向发展。可是,此时,你选择了担心那些断掉的联结,而试图把它们再联起来,谁都知道,这样付出的能量远高于使用那些粗壮的联结。更可怕的是,你以为自己弥补了这些,可是那些在这方面能力强的人,他们提升的效率远高于你。则你永远也跑不过他们。龟兔赛跑的寓言在现实中是那么的荒谬。
所以,发现自己的强项,频繁使用自己的强项,你就是这个领域的WORLD CUP级。
最后,我还得补充一点,无论木桶是由短板决定还是由长板决定,你都得保证底别有洞,桶别有缝。比如在职业中最基本的礼仪、最初级的表达和最简单的电脑操作等都搞不定的话,你的桶就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