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6|回复: 0

洋人脸 中国心

发表于 2015-12-30 16:11: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table=698px][tr][td]                                                    


    有种成功叫读书。君不见,不少的大官和巨商,都一心希望等退休和挣到足够多钱的时候,好好地去读读书,却很少有反过来退了休再打算做官的。这足见读书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当然,在有些人眼中,当官是好事,读书也是美差,但两者是鱼与熊掌,往往不可兼得,不过也有例外,高罗佩先生就是一个榜样。

    在世界汉学界甚至整个亚洲文化研究界,高罗佩都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人们比较熟悉的两部研究中国古代性文化的著作:《中国古代房内考》和《秘戏图考》,都出自他的手笔。他的以现代侦探小说手法改写的《大唐狄公案》是上百万字的大著作,更是受人们的追捧,有不少人都以为其笔下的狄仁杰的故事,精彩度超过了福尔摩斯系列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伊恩·弗莱明的007更不在话下。

    本书的作者巴克曼是高罗佩的生前好友,因此,《大汉学家高罗佩传》做足了功课,所提供的资料也足够翔实,其间有高罗佩本人的手稿、书信和日记,有其亲友的回忆,基本上最大可能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高罗佩。

高罗佩的可贵之处,是他的官僚名士的做派,高罗佩的成功与受人敬仰,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此。

    在近代,高罗佩是少有的学官两栖的人物。论起做官,他当过荷兰驻马来西亚、韩国及日本的大使。论起学问,他熟知并精通汉语、梵文、爪哇语、日语、阿拉伯语及马来语等十五国语言,并可以阅读该语言所写的各种古籍,足见其功力之深厚。在做官之余,高罗佩翻译过梵文著作经典,参与了日本文献的编写及战后日语的改革。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来治东方之学,并能与那些东方国度的学者并驾齐驱,高罗佩这样的人可不多见。

    高罗佩与中国的渊源深厚,他的硕士论文写的是中国水墨画,从二十岁起,他开始学习中国书法,并让其成了每天不可少的功课,终生不辍。在中国担任公使期间,他娶了中国妻子,学会了吹笛子及各种文人雅士的癖好。从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后来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已然成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嫡传。

    高罗佩为做官的人树立了一个多少有些模仿的理想榜样,他每到一个国家,都不喜欢官僚式的应酬,而是去大街小巷上漫游,感受当地的人物风情。在当上驻外国大使之前,高罗佩都受到上司的管制,而他的上司每次有事找他,却往往不见踪影。

    高罗佩如此名士般地度过了一生,不只是学问大,官也越做越大。从书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古代那种既是大学问家同时也是大好官的境界颇为向往。正像他自己所说,外交官是他的职业,写小说是他的业余爱好,汉学才是他的终身事业。对中国文化热心如此,真是叫人喜悦。
[/td][/tr][/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