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1|回复: 2

别了,我心中的《岳阳楼记》

发表于 2015-12-30 16:20: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初识《岳阳楼记》,是因为小时候写作文总摆脱不掉与生俱来的伤春悲秋习惯,老妈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责令我一个小时背诵出这篇充满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悲天悯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情怀的佳作,否则再罚写两篇文章。 

 
[/table]
  在规定时间内和着眼泪鼻涕把文章背熟之后,我的小资情结果然在少年时期(如今称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就被折磨得所剩无几。可见老妈的教育手段果真出奇制胜老辣无比。当然,我还是非常感谢老妈此举的,这篇声色俱佳脍炙人口的美文确实也让我得了不少便宜。 
 
  如今忽然想起这“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千古名篇,是因为网络媒体上“洪湖水不再浪打浪洞庭湖成为大草原”的颇为耸人听闻的传言。上网一瞧,果然“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了,噢,还能看到在草丛中,或是零星的水域里,停靠着搁浅的渔船。 
  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作《岳阳楼记》。文章写“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那么,“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浩浩汤汤的洞庭水都到哪里去了? 
 
      干旱造成芦苇荡变成旱田,鱼虾蟹难以存活,影响到迁徙洞庭湖的越冬候鸟,觅食不够的鸟儿也可能会饿死。
  从此,即使在“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之时,我们也看不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了!就是等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浪漫之夜,我们也享受不到“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了!那么“登斯楼也”,怎么还会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的“其喜洋洋者”矣?!
  莫非,洞庭缺水也是天意?
  谁让范仲淹说:“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呢?那样“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生态环境,使得士大夫之流“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以致感极而悲,何况看天吃饭靠水生活的小老百姓呢!
  可惜呀,范副宰相并没有预见到:960多年后,洞庭缺水才是老百姓真正的灾难:“洞庭湖鱼类数量可能锐减,渔业资源的恢复至少要3到5年时间。”目前已有不少渔民因此离家,到城市里打零工维持生计。
  毫无意义,范仲淹和他的好朋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进退皆忧的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烁异彩的精神财富。
 
[table=100%,#ffffff]  被朱熹称之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的北宋名臣啊,面对如今洞庭湖底的苍茫草原,你是否还能吟出岳阳楼记那般文辞秀美、气度豁达的诗句?是否还能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世格言?


  滕子京在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信里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


  岳阳楼,终于不再和《岳阳楼记》中或浩瀚或柔美的洞庭山水长相厮守白头偕老,只留给人以美好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9 06:39:31 | 查看全部
感谢李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3 04:35:13 | 查看全部
学习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