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2|回复: 2

声讨余华:请不要再鄙视生命

发表于 2015-12-30 16:20: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两年前,我读了余华先生写的《活着》。我提心吊胆地读完这篇小说,只感觉抑郁满怀,沉重不堪。
      不容否认,《活着》所表达的寓意是积极美好的,它表现了活着的坚强与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它的情节,却有些阴暗,甚至可以说是对生命的鄙视!
      主人公徐福贵因为好赌,从一个富家少爷沦为贫农,过着清贫的生活。经历了世事变迁,饱受了生离死别之苦,最终归于平静,豁达乐观地活下去。可是,为了大力渲染福贵的“命苦”,作者居然狠心地一次又一次让福贵身边最亲密的人离他而去:儿子有庆被抽血抽死,女婿在工地上死于意外事故,女儿凤霞积劳成疾,老伴家珍也先他而去。最令人发指的是,作者居然如此狠心,连与富贵相依为命的小孙子也患病发烧,不幸夭折。
      为什么把剧情定的这么悲惨?为了表现主人公伟大的精神?为了配合情节的发展?为了展现一代农民的悲苦命运?或者说,这只是小说,是作者的意图,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只能认为作者是在漠视生命——为了充分突出一种伟大的精神,他宁可抹去作品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完全丧失了人道主义精神,完全没有了一点对平凡生命的尊重,完全忘却了作为人最基本的但的观念。
      你也许会说,这只是小说,都不是真的,何必如此较真?是的,《活着》是小说,但我们是读者!真正的读者,会认真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与人物的心会逐渐连接起来,甚至会同呼吸,共情感。作为读者,我最不能容忍我所喜爱的人物的死亡!而余华先生,在小说中为了突出中心,居然滥写死亡,我能感觉到一次又一次生离死别的悲哀与无奈,后来甚至变得有些麻木了。如此渲染福贵的命苦,让人怀疑这是在煽情骗人,哗众取宠。
      我实在不忍看到福贵的亲人离他而去,特别是他那不满10岁的小孙子也患病夭折。“白发人送黑发人”,什么福?什么贵?我想看到一个真正的结局,而不是敷衍出的一个孤零零的背影和几片飘零的枯叶!
      声讨余华,让他不要再鄙视生命,不要再骗取读者的眼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9 06:44:28 | 查看全部
感谢李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3 04:25:12 | 查看全部
学习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