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2月29日,鲁甸县龙头山镇下起了雨夹雪,而在十四冶建设集团国际工程公司龙头山镇龙泉社区老街子片区民房恢复重建工程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钢花四溅,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走进工地,“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建安全优质工程”“苦战40天,早日建成安全宜居美丽新家园”,一幅幅醒目的标语催人奋进,恢复重建并未因天气恶劣而停止,十四冶的建设者们顶风冒雪,日夜鏖战,一心只为把灾区建设得比之前更美更好。
“鲁甸灾后重建项目是国家的重大民生工程,事关百姓冷暖。施工中,我们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七比一创’劳动竞赛活动,将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到立足本职、勤奋进取、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拼搏奉献上来,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不断掀起施工高潮,加快了工程进度,劳动竞赛活动真正成为促进项目建设的推手。”老街子片区民房恢复重建工程项目部经理王庆平欣喜地告诉记者。
十四冶建设集团国际工程公司在老街子片区民房恢复重建工程项目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只是我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省总工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省发展改革委共同开展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劳动竞赛,组织动员参建单位和参建职工“争当建功立业先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使重点建设项目参建职工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热情迸发、劳动成果频出,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哪里有工程建设哪里就有劳动竞赛
“把广大职工吸引到大练兵、大比武、大竞赛活动中来,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生动局面。”省总工会紧紧围绕“三个定位”战略目标,突出“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滇中调水等“四个一百”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按照“重点建设项目在哪里,劳动竞赛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先后在全省水电、铁路大通道、公路和机场等重点建设项目中广泛开展劳动竞赛。
省总工会、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人社厅等14个省级成员单位,切实加强对全省劳动竞赛的组织领导,推动重点建设项目劳动竞赛健康发展。每年共同制定竞赛实施方案,明确当年竞赛总体目标、竞赛重点内容和竞赛考核奖励办法。坚持把竞赛纳入当年工作任务,做到年初有动员、年中有考核、年底有表彰。对竞赛活动开展较好、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借助每年省“五一”劳动节表彰大会,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状、省五一劳动奖章和省工人先锋号。
自2013年开始,省总工会与省发改委共同在全省重点建设项目中遴选出部分建设项目,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桥头堡”劳动竞赛活动,有效拓宽重点建设项目竞赛领域。7月份,以“当好主力军,建功桥头堡”为主题的“七比一创”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劳动竞赛活动正式启动。涉及昆明绕城高速内环中线(南连接线)、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云南麻昭高速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10多个参建单位、2万多名职工参与。
在比学赶超中,竞赛开始从重点工程向重点项目拓展,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2014年,劳动竞赛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全省水电、铁路、公路、机场、环境保护、市政建设和生物制品开发等重点建设项目中开展竞赛,参建单位扩大到19家,参建职工达50多万人。不仅拓宽了竞赛覆盖面,而且使重点建设项目劳动竞赛品牌更响、作用更大、范围更广。
争当建功立业先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竞赛的目的是推动工程进度,助力经济发展。”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省总工会与华能澜沧江集团共同在澜沧江流域的小湾电站、糯扎渡电站、功果桥电站、龙开口电站等重大水电建设项目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竞赛,流域内近100个参建单位、10万名参建职工积极参与,推动了澜沧江流域水电建设。
2007年至2012年,省总工会与云南机场集团共同在昆明长水机场建设项目中,开展“七比一创”劳动竞赛;2009年,与昆明铁路局共同开展铁路建设大通道劳动竞赛,涉及大丽铁路、昆玉铁路扩能改造、贵昆线改造、昆明铁路新南站、出省高铁等重点铁路建设项目,使重点建设项目劳动竞赛向我省交通领域延伸。
两年来,各参赛单位以“争当建功立业先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引领,做到齐抓共管、严格考核,注重围绕中心、创新思路,广泛开展各具特点、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取得了显著成效和众多亮点,使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在加强项目管理能力、创新工程管理方式、提升职工劳动素质、汇聚推动发展正能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推动了重点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劳动竞赛活动唱响了‘劳动美’,焕发了职工劳动热情,掀起‘技能热’,推进了职工素质建设。”十四冶建设集团工会副主席胡珠荣这样总结。她介绍说,龙头山镇龙泉社区老街子片区民房恢复重建工程开工晚、施工难度大、工期紧,项目部结合实际开展“七比一创”劳动竞赛活动,全体工作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坚克难、特别能求实上进”的团队精神,责任于心、砥砺自强,白天热火朝天地干,晚上也不停歇,整个工地灯火通明,有力地推动了工程进度。
“现在是2015年11月22日凌晨1点,我周围灯火通明,此时夜晚的温度低至3摄氏度,站在工地上冷得瑟瑟发抖。寒风呼啸,放眼整个工地,白炽灯下,还有许许多多我的同事在紧张地忙碌着。寒风并不能抹灭我们心中的那一份坚持:早日建起新房,让受灾群众搬进新家园重新开始幸福的新生活。”这是老街子片区民房恢复重建项目部工作人员刘高茜日记里的一段文字。项目部劳动竞赛活动开展以来,刘高茜每天坚持写日记,记录下同事们日夜奋战的点点滴滴。
来源:云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