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你牵挂的老父母有人帮你养,你家中的好儿女有人帮你看,你来回的火车票有人帮你定……
杨村矿针对驻外开发建设不断深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逐渐增多的实际,以推进幸福杨村主题文化升级工程为统领,以工会为主体,开展家园助教、家园助老、对外开发慰问等一系列暖心行动,全面构建对外开发职工爱心帮扶体系,倾心打造“幸福杨村爱心家园”。
让“游子”的心不再牵挂
“我在千里之外搞开发,最牵挂的就是父母。听说家里经常有‘代理儿女’帮我照顾老人,我心里踏实多了。”这个矿对外开发职工吕学阳感慨道。
吕学阳是最早支援对外开发建设的人员之一,父亲已经77岁高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71岁的母亲长期照料。为了免除驻外开发职工的后顾之忧,这个矿工会专门成立了暖心行动志愿服务队,广泛招募热心奉献、致力于对外开发帮扶的志愿者,爱心餐饮、家政服务、医疗保健……一个个服务项目用亲情、友情、邻里情,为驻外开发职工打造坚实的大后方。
“您坐,大娘。您家孩子不是去内蒙支援对外开发建设了吗,咱们工会觉着孩子一出去,在照顾老人上肯定有些不到的地方,有什么事情,有什么困难,您尽管给我们说……”8月13日,在驻外开发项目部掘进区队区长郑延涛的父母家,工会副主席李玉冰一边递爱心联系卡,一边扶老人家坐下。爱心联系卡上标明了服务项目、热线电话等信息,确保在不时之需能能第一时间找到志愿者。
在对外开发职工李树国家,暖心服务小分队还给其刚满十个月的儿子送去了青年志愿者闫呈蕾亲手制作的鲜奶蛋糕……
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犹如涌动在十里矿区的一股股暖流,在煤炭行业的严冬奏出了饱含浓浓暖意的优美乐章。
让爸妈的爱持续传递
“爸妈不在的日子谁能来陪伴?”
“孩子们放学后还能去哪里?”
“孩子们的作业能不能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
……
随着矿井驻外开发人员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学龄期儿童的照顾问题日益凸显。这个矿想驻外职工之所想,急驻外职工之所急,在“幸福杨村爱心家园”服务队中增设了助学服务队,招聘学历高、懂教学、有耐心的青年志愿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活帮助和学习辅导。
“不让孩子再守着孤独的家”,“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把爱心助学这项工作做到极致”……虽是短短十几分钟的交流,但这个矿助学服务队队长马亚军的一席话让笔者很受触动。
自9月7日“幸福杨村爱心家园助学服务中心”正式开始“招生”起,短短10多天的时间,就“招收”了30多个孩子。10月12日,笔者在孩子们放学后去助学中心逛了一圈,负责学前班的郑丽“老师”正和孩子们开心地说笑,孩子手上要么拿着一根香蕉,要么拿着一块小点心。据了解,每次下午放学回来,孩子们都能领到水果和点心,吃完之后,老师还给孩子辅导家庭作业。
煤质发运科技术主管杜春辉给笔者说,“我儿子以前在家从来没老老实实做过作业,上了助学中心后,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主动让我检查。”
让杨村的情挥洒草原
9月10日晚,在杨村矿对接矿井职工食堂大厅里临时搭起的“舞台”被数百名对外开发职工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个矿工会组织30余名“演职人员”,经过一个多月业余时间的辛苦排练,赴蒙进行对外开发慰问演出。演出以“走进营盘壕,传递杨村情”为主题,突出“慰问、鼓劲、欢乐”主旋律,集歌舞、朗诵、小品等形式于一体,颇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驻外开发建设的干部职工献上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受到了驻外干部职工的热烈欢迎。
两千多公里的行程中,慰问团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路途远等困难,品味着驻外开发职工异地打拼的苦乐生活,感受着远离故土亲人的别样滋味,用精彩的表演、饱满的热情,圆满完成了此次对外开发慰问演出任务,为驻外开发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送去了温暖、祝福、鼓舞和欢笑。
在返回本部矿井的路上,演出活动的“总导演”李玉冰的手机上收到了对外开发项目部副总工程师田智岭发来的一条短信,“感谢李主席带来的精彩演出,感谢广大职工家属的深情厚爱,我们对外开发项目部全体干部职工,将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努力的工作,为对接矿井顺利投产作出更大贡献!”(孟宪建 王志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