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2|回复: 0

为什么最好的前臂锻炼方法是悬垂举腿

发表于 2016-1-5 08:44: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什么最好的前臂锻炼方法是悬垂举腿
双手是一种极为多功能的工具,可以修好手表内部的小齿轮,也可以雕刻出《哀悼基督》这样的雕塑作品。如果没有手的复杂能动性,人类不可能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导力量——没有灵巧的手指和与四指相对的拇指,最简单的技术也将变得毫无完成的可能。手部的强大功能也反映在其解剖学。手是极为精密的仪器。
每只手都由120多条韧带联系,被远超过30块肌肉控制。这些肌肉与其相应的肌腱连接在27块不同的骨头上(有些解剖学家认为是29块,这是长颈鹿颈部骨头数量的4倍!)。

尽管如此复杂,但我们没有必要跑到健身房去做十几组不同的练习来分别孤立训练手上的每块肌肉。虽然手上的肌肉如此之多,但是所有的主要肌肉都已经进化为以自动协作的方式来完成大幅运动——比如说,手的首要生存技能,悬吊。人类可以分离地去运用所有手部相关的肌肉完成精巧灵敏的运动(比如弹奏钢琴曲),然而也可以在顷刻之间,让所有那些独立的肌肉一齐协同发力产生难以置信的抓握力(比如悬挂在生死边缘)。
这种意义深远的手部肌肉协同现象在许多灵长类生物身上都有体现,这可能是在进化历程中长期的树上生活所产生的。灵长类生物正是以悬吊的运动方式在树间移动,寻找食物和躲避天敌。似乎人类生来便具有悬吊的天赋。人类婴儿所拥有的一个最原始的本能叫做抓握反射,这是一种进化残留,曾经我们祖先的后代不得不去紧紧抓住他们母亲的毛发来求得生存。
随着人类逐步的进化,刚出生的幼儿是否拥有强大的抓握能力更是关乎存亡的大事。随着人的年龄增长,抓握力开始成比例地逐渐变弱。但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如果考虑到其体形的大小,婴儿仍然拥有着相当强大的抓握能力(2500年前的《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曾经以诗句提到过婴儿的抓握能力)。
就连我们自身的基本解剖结构也被塑造为满足悬吊的需要。我们的锁骨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锁骨可能是一个非常非常古老的进化残留,在那个时代,脊椎动物曾拥有外骨骼。极少的哺乳动物仍然保留了严格意义上的锁骨,但灵长类动物便是其中之一。为什么?因为锁骨让灵长类动物可以在完成垂直悬吊的同时不被扭伤肩膀。
许多思想前瞻的体育工作者宣扬的思想便是,训练应该基于“最自然的动作”,这样才可以获得最大成效,避免受伤。那么,对于你我来说,悬吊难道不应该是最为自然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