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这句话是习近平同志最近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一文中提出的。
文中写道:“最根本的是严格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进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规定违反规定怎么处理,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制度建设势在必行。用制度来管理什么呢?——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管权、管事、管人”。
“管权”,就是要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进行科学管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权力滥用的问题,诸如以权谋私、以权寻租等等。而用制度“管权”,则就是让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改变和杜绝滥用权力的不正之风。
“ 管事”,就是要在管理、处理各项事务时,确保按照相关制度认真执行。不能朝令夕改,随个人所愿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管人”,就是要在人事管理、干部任用提拔等问题上,要坚持原则,引导和教育干部走正路、办实事;不搞任人唯亲、小团体那一套。
要用制度管理好以上内容,首先需要把制度建立好、执行好。为此,习近平同志指出,这种制度“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规定违反规定怎么处理,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这里提出的“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这一点甚为重要。
制度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行为规范,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约束力。制度一经建立,每个党员、每个领导干部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惟此,才能确保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事业不断发展。
制度贵在执行,但也不排除在执行过程中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遇到突发情况、特殊情况等,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这是我们党的一个原则,在特殊情况下灵活处理一些人和事,是允许的,有一定“自由裁量空间”。但这样做要以不动摇制度为前提,不允许打着“自由裁量空间”的幌子,把个人凌驾于制度之上,为所欲为。
需要指出的是,时下在一些地方存在着家长制、一言堂等不良风气,有的还很严重。这些人在选用干部、拍板决策、处理事务等方面,动不动就“自由裁量”,自己说了算。比如提拔干部,本已有一套规章制度,但有的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从自己的好恶出发,想方设法非要让群众反映很大的某某当官;再如一些重大项目的批准,本应按照相关程序办事,但有的领导却将其“走过场”,搞暗箱操作。还如在处理一些具体事务时,随意性很大,批条子、打招呼,硬让下面的人去办。如此种种,置相关制度于不顾,严重损害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极大阻碍了建设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
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按制度办事,是当前加强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对每一个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党性是否纯洁的检验。在这当中,尤其应考察制度建设和执行制度的情况,特别要注意那些打着“自由裁量空间”幌子干违反制度的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党的建设切实得到加强,进而推动现代化建设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