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9|回复: 0

央行1300亿逆回购创四个月新高

发表于 2016-1-6 23:10: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上周四突然暂停逆回购后,央行本周恢复了逆回购操作。根据中国货币网的公告,央行本周二即1月5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逆回购操作。交易量为1300亿元人民币,期限为7天,利率为2.25%,与上次操作持平。

  1300亿元的逆回购规模也创下了自2015年9月以来的单期操作量新高,在过去4个多月中,央行每期逆回购的操作量多在500亿以下。分析人士指出,近日资金面略显紧张是此次央行出手逆回购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资金面吃紧就表现得比较明显。而在1月5日当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短期利率中,除7天shibor和14天shibor出现下跌之外,其余各品种利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或持平。联讯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短期资金面有所紧张,央行出手1300亿逆回购,起到维稳作用。

  据统计,本周公开市场仅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无央票和正回购到期。到期量较少,为央行开展净投放提供了便利。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组负责人李奇霖表示,短端制约长端利率下降空间,后续逆回购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可期。另外,短端稳定意在防范金融风险。短端稳定是信用派生企稳的前提,信贷类资产是流动性溢价高和期限长的资产,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企业债务维系需要信贷资金周转,短端稳定能给予银行信贷投放正向激励,意在防范金融风险。

  尽管在短暂暂停之后,逆回购再次重启,但是大部分业内人士指出,逆回购难替代降准的必要性。“外汇占款减少从基础货币和银行负债端来讲是长期限和低成本流动性,逆回购属于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且存在资金成本,只能起到短期缓解流动性紧张的作用,真正对冲外汇占款下降还是要靠降准。”李奇霖说。

  付立春表示,短期资金的相对紧缺,除了年终考核时点后续影响以外,根本上可能由于新增基础货币量相对不足。外汇占款出现减少,同时人民币贬值预期换汇压力随之增大。结合目前国内外金融形势,预计这种趋势仍将持续。因此,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货币仍可能继续。另外,资金面的情况也增加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性。目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仍有相当大的下调空间。预计春节前有1至2次降准操作。

  不过,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日前撰文指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力度和频率的决策应该以短期利率稳定在合理水平为前提。在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环境下,降准等数量工具的使用还需要考虑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如果降准力度过大或过于频繁,会导致境内短期利率过度下行,因此可能加剧资本外流,使得本来希望看到的通过降准提高货币乘数、扩大流动性的效果被对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