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抢 活 干
内部市场化促济三矿选煤厂服务车间“转型”
2015年下半年以来,济三矿地面上开始活跃起一支到处“抢活干”的队伍,“什么活都接,啥活都干”。这支“抢活干”的队伍来自矿选煤厂生产服务车间。
面对煤炭市场严冬,济三矿深入推行内部市场化,选煤厂生产服务车间作为矿井首批试点单位,发挥了内部市场化改革“探索者”、“铺路石”的作用,转型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职工突击队。
生产服务车间改制前是矿选煤厂装车队,生产任务单一,主要就是装火车,在煤炭黄金十年中,平均每天装运火车五六列,职工工作量饱满,收入也不错。2013年以来,形势发生了变化,半月不来一列火车成了正常现象。按照内部市场化规定要求,没有工作量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工资!一边是没有活干,一边是三十多名职工每月等着挣工资,选煤厂和生产服务车间两级管理人员集思广益、想方设法,四处“找米下锅”。
矿井南部地沟三百多米长,半米多深没人清理,“只要给算工作量,我们干。”生产服务车间主任张新民说。矿井提升原煤里的杂物每天都要从原煤杂物仓里出来,平均每天上井铁杂软杂1~2吨,原煤车间设备多人员少,没人也没时间去分拣铁杂和软杂。“只要给算工资,我们也干”,技术主管侯峰说。“现在煤炭形势不好,我们不怕干活,就怕没活干,没活就没钱啊”,职工刘庆刚这样说。支部书记马文东说,“内部市场化促使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像原煤车间杂物仓分拣杂物的活,我们就找了经管科和厂里好几次,终于承包下来了,如果还像原来一样思想僵化,坐、等、靠,那就只能被市场淘汰”。在矿相关领导和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生产服务车间干部职工只要不装火车,就去机厂打零工、去回收队干零活、去仓库摆货架,哪里有活哪里就有生产服务车间职工忙碌的身影。活没有白干,一个月下来,职工拿到手里的收入平均比内部市场化改制前多了300~500元,提高了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所有的劳动付出,全部明码标价,各车间、班组和岗位之间形成买卖关系。现在,很多过去没人愿意干的活,大家争着干;过去管理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都“不是事了”。国有企业多年来的“旱涝保收”、“到点发工资”的老传统正在逐步被淘汰。煤炭市场进入严冬,煤炭企业进入一个新的改革阶段,干部职工面对改革改制转思想转观念,必将会迎来新的春天。(李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