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他有可能是鸟人。
有能力的员工未必是好员工,他很有可能也是一个长翅膀的鸟人。
公司是鸟人的高发地带,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个场所,你都会遇到一些富有才干但桀骜不驯的人。有时,他们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比最平庸的员工还不如;有时,他们能够处理公司中最为棘手的事情。
没办法,因为他们是鸟人。因为他们是公司里不可或缺的人物,或者是业务骨干,或者是技术高手,又或者掌控着关系公司发展甚至生存的资源。
所有的老板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如何管理鸟人--如果老板不会管理鸟人的话,那么公司里只会留下一些平庸之辈,最终丧失竞争的优势。
所有的员工也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如何管理鸟人--如果员工不会管理鸟人的话,那么你就很难与他们达成合作,最终吃亏的,很可能是你自己。
所有的鸟人也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如何管理鸟人--如果鸟人自己不会管理自己的话,那么一旦环境变化,优势丧失,鸟人就会变成一只死鸟,被大家揪住尾巴从窗口扔出去。
什么是鸟人
我们通常所公认的鸟人,至少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是自由散漫,缺乏自我约束;第二则是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第一个特点是由于第二个特点所造成的,很多情况下,有些自恃能力或其他方面有着优势的员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随时可替代性”,就恃才傲物地试图挑战公司管理,付出的代价往往是非常惨重的。
只有不可替代性的员工,才会迫使公司让步,从而为他自己赢得了足够的“鸟”的空间。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一旦鸟人的不可替代性丧失,那么鸟人的前景就非常危险了。所以说,鸟人与公司的博弈,就表现在鸟人努力扩大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而公司却在努力减少这种不可替代性的过程之中。
鸟人这种东西,是特定环境的产物,没有一个可供鸟人扑腾翅膀的天空,就算是你有鸟人的心态,也未必有机会进化成为鸟人。
对于一个存在于书本上的理想型公司而言,鸟人是没有理由存在的,因为理想型的公司已经过滤掉了每一个员工的独特价值,并将公司定位于一个标准化的市场范畴之上。
但是在现实中,首先市场环境不是标准的理想化模式,其次公司的发展更不可能一步到位,内部的管理也只是管理学教材上的研究对象而非结果,这就意味着,管理者终将面临着鸟人的挑战,不管他们是否有这种足够的心理准备。
遭遇鸟人
2006年春,张先生带了一笔60万元的款子,自己在国家专利局申请的专利及模具图纸,到了深圳之后开疆破土,成立了一家名为菲洛尔的小电子玩具生产企业,而且产品一上市正如他所料,立即就有大买家全部包下,于是张先生志得意满,自信人生二十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但是麻烦很快就跑来了,张先生的玩具产品被检测出有害金属含量过高,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伤害,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成本不堪重负,企业除倒闭之外别无他法。
就在这种情况下,鸟人飞了出来,一个技术员拿出他自己搞出来的新工艺技术,能够将有害金属的含量降到市场上所要求的标准以下,但这项发明是属于技术员自己的,凭什么要白给张先生呢?
这时候局势就倒了过来,张先生追在一个小员工的后面,承诺以公司30%的股份为交换条件。
技术员的回答是:少玩虚的,拿现金来!
张先生环顾那堆如小山一般的退货,这让他去哪儿拿现金呢?
没有现金,就只能按月支付奖金了。于是那个鸟人技术员根据自己的资金缺口控制住生产规模,幸好他也只能这样做,因为他那一手拿到其他企业就派不上用场,还是在这里欺负张先生更爽一些。
这就是鸟人之所以成为鸟人的原因了,企业所面对的市场变量多到了无以穷尽,任何一个环节的稍有闪失,创造出一两个鸟人来还算是幸运的,搞不好害得企业关门倒闭,也不稀奇。
来源:商界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