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7|回复: 0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将卸任:用30年铸中国产业梦

发表于 2016-1-10 16:13: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兴通讯于1月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将选举第7届董事会成员。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变化是,中兴创始人、担当中兴通讯董事长12年的侯为贵已表示不再参选新一届董事会,这也意味着掌舵和服务中兴30年的侯为贵即将交棒给新一届董事会。
按照上市公司要求,每隔三年中兴通讯要进行一次董事会换届。首先要选出新一届董事会成员,之后由新董事会成员再选出新董事长。按照上市公司规定和公司章程,新一届董事会也将在3月的股东大会之后选举出新一届管理层。据悉,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任期将于批准委任的股东决议案通过后从2016年3月30日起至2019年3月29日止。
侯为贵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正是1942年出生,现年74岁的他一手创立了中兴通讯。作为80年代创业的新中国第一代企业家,1941年出生的侯为贵也是解放后国家培养的第一批工程师,1969年后曾先后任航天691厂教师、车间主任、技术科长,691厂按时任航天部副部长的钱学森要求开始跟进研究芯片即半导体技术,侯为贵1980年代初被派往美国负责技术引进,1985年被派往深圳创办中港合资公司、中兴通讯前身中兴半导体,以280万注册资金起步,成为深圳最早的技术类合资公司之一。因半导体行业资金和技术挑战巨大、门槛甚高、及市场制度变革,在并无后续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公司不得不从代工收音机、电子表等来料加工起步,成立第一年合同销售额75万元。
但侯为贵带领的管理团队不忘初心,迅速从“贸工技”路线转向技术驱动,以贸养技,于1989年研发成功第一台程控电话交换机,1992年实现合同销售额超过1亿人民币。
后因港资合资方倒闭退出,1993年,两家国有股东与管理层团队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兴新通讯,公司被改组为第一批股权清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侯为贵被任命为总经理,正式进军电信设备行业,成为一个以技术创新为特质、股份制为管理基础的市场化公司,也成为今天中兴通讯的真正起点。侯为贵带领公司从1995年探索国际化,1996年重新成立了IC设计部,以市场为导向、以支持公司电信设备内部需求为诉求积蓄IC能力。
1997年,为满足上市需求成立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侯为贵就任上市公司总经理,当年合同销售超过10亿人民币,公司也成为一家治理透明的公众公司。3年后,侯为贵带领团队于2000年实现合同销售突破100亿人民币,2004实际营业收入达到212亿年,并于香港上市、成为大陆第一家A+H上市公司,侯为贵也于当年获评2004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4年开始,63岁的侯为贵卸任总经理职务、转任公司董事长。至2015年期间,公司继续不断提升研发能力、拓展产品品类和国际市场,将公司培育成一家以自主创新、国际化为突出特质的全球化电信企业。2015年,中兴研发投入超百亿,位居全球上市公司前80位、中国前3位,代表研发实力的PCT专利连续5年位居全球前3,海外收入占比过半;2015年前三季度营收位居电信设备行业全球第4,手机销量位居全球第6。

值得回味的是,2015年,在侯为贵从中兴通讯“交棒”前夕,促成其芯片重回大众视野,旗下中兴微电子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24亿注资。2014年其芯片营收达到30.6亿,在中国排名第5,但是和第3、第4名差距很小,2015年有望成为行业第3,系统芯片更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2016年中兴将立足长期积累、顺应国家战略,在手机芯片、物联网芯片等领域发力。
对于自己担任中兴通讯总裁的19年,他曾有过这样的评价:我留给中兴最有价值的并不是账面上的财富,而是经过多年沉淀并得到全体员工认可的一种企业文化。“这个企业的管理层虽然有些变化,但我想如果一个企业能一直比较稳健地走过来,其中一定是一种文化基因的延续。”
30年前带着芯片产业的使命来到深圳,30年后又以一个全球化企业、以一个重新出发的芯片事业、一个寄予厚望的M-ICT新使命作为交棒,侯为贵留下的不仅仅是中兴通讯,还有中国产业梦想。(心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