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前,有色金属中高端产品是有市场前景的,政策调整也存在空间。因此,只要围绕供应侧的结构性改革不懈努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面临的困难是可以战胜的。
2016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结构性调整,主要是围绕“禁、退、减、并、转、升”几个方面做文章。
坚决贯彻国务院化解产能过剩的方针政策,禁止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一般加工产能盲目扩张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还有部分新建有色金属冶炼和一般加工产能在陆续开工建设和投产。所以,要在源头上控制新增产能,在“禁”字上做文章,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政策,通过强化监督检查,查处违规新建项目的典型案件;坚持对新建电解铝项目实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政策等措施,杜绝违规新增电解铝产能的行为发生。同时,要参照处理电解铝新增产能的办法,加大对铜镍冶炼、铅锌冶炼、钨钼等稀有金属冶炼产能过剩问题的处置力度。
加快缺乏竞争力的产能退出市场  目前有色金属工业国有企业中亏损较多,集团下面普遍都有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且难以退出的企业。对于这些企业,要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综合施策,通过市场化兼并重组和依法破产进行处置。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完善社会托底政策体系,解决“僵尸企业”人员安置问题。二是支持商业银行对“僵尸企业”的不良贷款、呆坏账加快处置,促进“僵尸企业”尽快顺利退出。
加强行业自律,联合限产、减产  在市场价格低于行业平均生产成本线,导致全面亏损的情况下,企业加强自律,自主采取联合限产、减产措施,既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必然选择,也是恢复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抗击投机资本恶意做空有色金属期货的主动作为。因此,在充分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市场预警等行业自律活动,推动企业按照市场规律,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自主决策,采取减产限产措施,应该得到全社会的谅解和支持。
加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要积极推进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的跨地区、跨行业、跨经济类型的兼并重组,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既不产生垄断,又具有市场影响力;既要有序竞争,又不恶性竞争的行业和企业组织架构。特别是在处置“僵尸”企业的进程中,要坚持产能置换原则,多兼并重组,少关闭破产,实现资源、资产的有效转换。
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产能跨国转移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深度调整,大宗商品价格处于低谷阶段,有色金属市场也进入本轮经济调整的下行通道。抓住这个时机,利用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的技术、资本、管理优势,加快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实现跨国转移,全面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开拓产业新的发展空间。
加强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   当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总体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环节,依靠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改造,发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有效供给,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这不仅可以形成当前的有效投资,而且有利于形成长远增长的动力引擎。要通过创新国家财政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方式,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对开发航空用铝材、海洋用钛材,核电用锆材、新一代信息技术功能材料、数控机床刀具等高端产品的支持力度,实现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的跨越。(赵武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