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2 20:35:53
|
查看全部
第四个原因:渠道缺失
以出口为主的中小型企业,营销和渠道是企业最大的短板。国际化营销人才的缺失,决定企业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建立稳健的、可控的销售通路。即使进行国内营销的众多中小企业也是如此,他们在给以销售型的企业进行ODM,只是赚取少量的利润,我曾经接触过的一家福州的企业老板,2005年以前是做酒的,2006年后转行进入保健品行业,我一开始就告诉该老板,你要有自己的领地,有自己的队伍,才能有实实在在的利润。可能走的路艰难点,慢一点,至少你可以稳一点。老板也许是别人的鼓动下,招商回钱快,于是找来策划公司进行产品策划,钱花了不少,一开始招商也能够维持基本的开销。但是随着保健品行业同类产品竞争的加剧,如何做量的增长,确是毫无办法。现在基本上以亏损的状态在运营,在今年的10月份给我打电话讲述艰难成长过程,我问他,你一定是花了不少冤枉钱,他说是的,就是当初没有听我的劝告,问问我路在何方?我还是以前的话:渠道和团队。抓住两点最起码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第五个原因:资金难融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中小企业在不断的成长,可是困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解决。这里既有政府的原因,银行的理由,也老板道德信用问题和中小企业的自身问题。这是一个综合的普遍问题,也是一个长期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不断努力改善才能缓解的课题。尤其是经济危机的今天,融资更加的不容易。反过来看看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记账财务。并没有向决策财务和管理财务的方向上迈进,资金的合理使用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问题。我也曾经咨询过一家企业一年能做到5000多万,可是我问问他你现在财务能够调拨的资金有多少?老板告诉我有400万。我问他是银行存款吗?现金?老板说那没有,现金也就不到10万元,其余的就是本月快到期的应收账款,每天有钱进来出去,这样的企业如何不会出问题?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我说以你企业的现有的规模至少应该有500万的现金备用。俗话说家外有个钱耙子,家里有个钱匣子;不怕耙子没有齿,就怕匣子没有底。
第六个原因:偏重出口
在上述的两个地区的企业面临困难的,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出口型的企业企业居多,偏重于国际贸易,因为国际贸易做起来简单,只要有固定的买家就可以,况且还有帮助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联络买家的中介公司了,营销变成了真空。而国内的市场又没有进入,当出口受阻时,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了。而这些企业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树立“立足国内,发展全球”战略思路。只有拥有自己的地盘的企业才能够在经济危机中获得休整,迎来新的春天。内需是中小型企业必须修炼的课题,占据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内需的容量极其巨大,完全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
以上原因是中小型企业、国家经济发展必须经历的阵痛期,中国企业必须在金融风暴中进行升级和转型,这是大势所趋,只不过金融风暴将中国企业的升级和转型的时间给提前了,这是一个历史最好的机遇了,与经济同步,国家要调整产业结构,企业要调整行业结构,实现产业和行业的整体升级,既能提高综合国力也能提高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力,就看中国政府能如何来引导产业和行业的变革。
搞好了中国经济会进入更快的轨道上高速前进,反之就会进入匀速或低速发展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