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8|回复: 1

[深圳新闻] (网络媒体走转改)贫困户张永常: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发表于 2016-1-14 20:11: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的村民张永常在养牛基地。新华网记者 雷东瑞 摄

  1月是贵州毕节最冷的时候,53 岁的村民张永常却激情似火,在村里的养牛基地,高兴地忙里忙外。

  张永常是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的贫困户。去年 7 月,当地政府推出了“一市五金多套餐”问需式精准扶贫政策后,让张永常感到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以前地里种玉米,不值钱,孩子又多,刚刚够吃饱肚子。”说起过去的贫困日子,张永常满脸无奈,眼里泛着泪花。

  据村主任张义介绍说,垭关村共有267户人家,其中贫困户 34 家。他们都像张永常一样,靠党的扶贫政策,奔走在摆脱贫穷的道路上。

  去年,政府推出新的扶贫政策时,张永常考虑到村里荒地、荒坡较多的特点,决定选择“一市五金多套餐”的“养牛套餐”。为此,他申请了2.4万元贴息贷款,买了2头母牛。

  张永常告诉记者他选择养牛脱贫的想法。两头母牛,3 年里,每头最少可产2头小牛,这样就会有 4 小牛。每头小牛,就算按7000元的最低价卖出,4头小牛的总收入就有近三万元。这样还了贷款,还节余几千元。

  为了科学规模化的养殖,张永常联合了 15 户贫困户成立了垭关村养牛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轮班制度,每两家人看一天牛,这样大家都有空闲时间,做其它农活。

  谋脱贫,更得谋致富。肯动脑筋的张永常,看上了村里正在建设中的养羊基地。

  “我可以卖羊吃的草。”张永新告诉记者,买一吨草 300元左右,一亩地一年可以产草八九吨,“一年下来,收入也有好几千。”

  靠山吃山,勤劳致富。午后,满是欢喜的张永常穿着满是泥泞胶皮鞋,开始忙着放牛。一头头健壮的牛,争先恐后地往山上跑,此起彼伏牛叫声响彻山谷。

  山路蜿蜒,寒气逼人,看到张永常的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记者心里忽然有一种温暖的感动 。

  来源: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0:47:05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