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吴继峰
近几年来,邹城一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践行“引导人、支持人、激励人、成就人”的管理理念,突出管理方式创新的“精”与“细”,完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学校治理能力,促进了学校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化,从规模竞争到品牌创造”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2009年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工作示范学校,201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连续3年获得邹城市委市政府“集体三等功”奖励,2015年又受到济宁市“教育教学工作突出贡献学校”表彰奖励。
管理就是文化引领人注重加强文化建设
近年来,我们秉持改革创新图强的时代精神,提出了“一体两翼”内涵发展道路,即坚持先进思想文化引领这个主体,把“有教无类促进所有学生都发展”和“因材施教助推每位同学都成功”作为两翼,加快“卓越一中、幸福一中”“全省一流、全国知名”高中建设进程。从学校文化主题——“孟子文化”中提炼并汲取优秀的文化元素,凝聚出“天下为己任,规矩成方圆”的校训、“德养浩然,学求博广”的校风、“爱生如玉,善教有格”的教风、“好学力行,仁智共长”的学风和“忠于国家、义于社会、礼于外邦、智于自然、信于人际”的育人目标,凝练出“四个十”为主要内容的一中教师文化,即一中教师十种意识、十种精神、十种能力和十种习惯。通过集会、课堂教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管理服务工作,设置浮雕、文化墙、宣传栏、指示牌和校园网,开展全员自主学习、自我研修活动,将一中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师生的思想行为中,使广大师生逐步具有高远目标、高尚道德、高雅情趣、高度自觉,成为有责任感使命感意义感幸福感的“一中人”,共同打造一中“立足学界、走向世界,开阔眼界、提升境界”的优质教育,让一中师生既有传统美德、时代精神,更拥有适应并引领社会的创新能力。
管理就是制度激励人注重完善规章制度
人靠梦想激励,人在希望中成长,持续恒久的工作动力取决于人性化的制度体系。近年来我校重视建立并完善具有“引领性、建设性”的创新型、规范型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的激励鼓舞作用和支持保障功能,出台实施了《关于首席教师、青年名师的评选办法》、《关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推荐的实施方案》、《关于全员聘任的实施办法》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并为教师校本研修、远程研修、高学历进修、跨学科进修、课题研发、外出观摩、出国培训等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激励广大教师潜心钻研业务,孜孜提高教学水平,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师德修养、政治进步、人生历练”的进程,一大批教师实现了由实干型向经验型的转变,由智慧型向学者型的提升,以邱开志为代表的老教师,躬耕教坛,壮心不已,业绩斐然,成为中青年教师成长的一面面旗帜;以孟德功为典型的中年教师,教艺精湛,担纲负重,善为善成;以夏佑伟、王鹏、张传辉为标兵的青年才俊敢创新,负重任,成绩突出;以孔艳梅为楷模的女教师引领200多位女教师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一中正成为名师培养的沃土。
管理就是细节提升人注重落实细节工作
在管理工作中,我们把教职工的亮点、优点和弱点作为教师发展的成长点,并力图作扎实“点上”的工作,将亮点生成品牌,将优点化为优势,将弱点变成起点,相信每一名教师经过一中的淬炼都能成为一中业务最棒的教师,都能出彩并创造精彩。在集体备课、周三论坛、学科中心组研讨、考后“六会三写”和展示课、公开课、优质课、能手课、观摩课和每周一节教改研讨课活动中,广大教师发扬优点,彰显亮点,见贤思齐以克服缺点,闻过则喜来弥补弱点,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造就了不同教学风格而教艺精湛的教学名师。在对青年教师培养的管理工作上,我们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从实处发力,在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推进青年教师加快专业发展步伐,鼓励他们开拓创新,立异标新,包容他们暂时的缺点和弱项,为他们创造奋发有为的广阔空间,提出了“有志者善思过,聪明人不二过,有德人不诿过”的要求,引导他们立足课堂,深入班级,置身改革,积极参与草本式小课题研究活动、教改之星评选活动、“自主班会”设计指导活动等,期待他们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中肯定自我,释放自我,发挥聪明才智,崭露头角,绽放异彩。单就2015年我校就有7名教师被评为济宁市教学能手,有2人获得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近5年有30多名教师被评为青年名师,他们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级部工作中大显身手,大有作为,成为一中一道道拼搏有成的亮丽风景。
管理就是自我实现人注重强化自觉管理
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自觉管理,即自我管理、自我实现。自我激励、自我革新、自我匡正、自我发展的正能量就源源不断地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迸发出来。我们在工作中坚持“把事理直,把理讲明,把气理顺”的做法,取得了不管而理、事半功倍的奇效。一个时期,少数同志对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由于不很了解上级政策的根本意图有意见闹情绪,虽未影响工作但成了抹不去的心结。学校不抱怨不急躁,就事论事,直来直去,高度信任教职工,靠上去反复细致地做工作,依靠他们的智慧不断完善发放办法,因而在以后的发放工作中,没有人再纠结而是团结一心干工作,没有人再抱怨而是任劳任怨、竭诚奉献。在2015年的教师节表彰工作中,有343人被评为校级优师,或优秀备课组长,或优秀班主任,有20人被评为邹城市四有好教师,6人被评为邹城市优秀班主任,4人被评为邹城名师,有1人被评为济宁市杏坛名师,1人被评为济宁市四有好教师,最近有20名教师被推荐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2014年有1人被评为孔孟之乡最美教师,有4人被评为济宁市优师或特级教师,有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
学校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工作几年来,广大教职工的精细意识普遍增强,人人在本职工作中注重落小落细落实,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节点用心着力,提高了专业发展水平,提高了工作质量。精细化的要求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每天的三级督查,每天的四激情一励志活动,每天的拓展大课堂活动,每名干部的两课一研,每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和千人诵读,每周一的自主班会,每周“周三论坛”,每周一节的教改研究课,每周周测,每双周一次的党政领导办公扩大会议推进工作,每月的“双优”评比,每次大考后的“六会三写”,每年的双节(文化艺术节暨科技节),每学年的“两个主题年”工作,每学年一次的高峰论坛等,细节成就完美,小事成就大业。(作者系邹城一中校长)
来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