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7|回复: 0

[转贴] 宝马与出租车

发表于 2016-1-16 14:45: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肖复兴

那天,我在印第安纳大学附近一家超市里出来,看见一对四五十岁的中国夫妇,满脸是汗,脚下堆着一堆满当当的塑料袋和纸袋。上前一打听,是老乡,来自北京,请假专门来这里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的。

  不一会儿,一辆白色宝马车开到了他们的面前戛然停住,跳下一个小伙子,从副驾的座位上袅袅婷婷地走出位中国姑娘。两个年轻人把堆在地上的东西麻利地拿进后备厢里。按照这对父母的说法,这里的小汽车比北京更便宜,于是给孩子买了辆。

  又一天,下着蒙蒙小雨。在印第安纳大学的校园里,碰见了一对来自密西根的美国父母,也是来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的。他们告诉我,布鲁明顿和附近的旅店都被订满了,他们只能在哥伦布市的一家旅店里住。哥伦布市,离这里有四十多公里。他们耸耸肩,没想到人会这么多。他们从密西根开车出来,先接上女儿,一起来参加哥哥的毕业典礼。典礼结束,他们一起回家。然后,儿子再回学校,打理他自己的东西。

  他们告诉我,他们没有为儿子买车。孩子读大学了,一切需要自己打理,他们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如果需要车,他自己会贷款,以后工作后偿还。如果不需要,他可以自己应付这一切。

  我问那对父母:孩子有那么多东西,没有车怎么拉回家,你们还要再开车来一趟吗?

  他们摇摇头告诉我:孩子会租一辆车的。

  我们的想法和他们的想法,有时候就是这样不同。路途那么远,孩子又一个人,我们总有些不放心,而他们则很自然地想到孩子可以自己租一辆车回家。做父母的,不必像个跟包的似的,事必躬亲。

  那一刻,我想起了前两天在超市门前遇见的那对来自北京的父母,和他们开着宝马的儿子。

  【素材分析】成长免不了要独立,做父母的,实在没有必要像个跟包的,事必躬亲,这样的陪伴与帮助反而更像是一种束缚,既束缚了家长,也束缚了孩子。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风雨,才能真正看到成长的彩虹。因为独立,所以踏实;因为独立,所以自信;因为独立,所以走得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