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4|回复: 0

民企治理新思维:民企老板的醒汤

发表于 2016-1-19 21:51: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先生曾经用一个故事告诫民企老板: 80 年代初期,一个村子里生活着一群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干部和小偷小摸,寒冷的冬季里有一天突然有人说村子池塘里有很多鱼。



农民们想“不管有没有鱼,先跳下去再说,家里都没米下锅了,如果能抓到鱼那我的问题不是就解决了”,于是农民们纷纷跳下冰冷的池水里去抓鱼。

工人们在想“大冬天的池水里肯定很冷,等一下还要赶去上班,裤子弄湿还要回家换,也不知道能不能抓到鱼,等农民能抓到鱼再跳下去也不迟”。大部份工人纷纷赶去上班了,只有小部份工人还留在池塘旁观看 。

知识分子们心想“反正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收入也不错,这么冷的天气我才不跳,如果农民们真的抓到鱼,到时候我可以用低廉价格买不行吗?”。

干部们站在池塘旁想“如果农民真的能抓到鱼,我可以要些过来,这个村不是我们管的吗”!

小偷小摸蹲在池塘旁想“只要农民抓到鱼,到时候我就去偷,天气这么冷就让这些傻瓜们去抓吧”!

最先行动的是农民,很多农民跳下水中去抓鱼。此消息不假,很多人抓到了鱼,也有少部分被淹死了。

听说农民抓到了鱼,于是很多人去看热闹。很多人来后,局面就开始转变了。

接下来行动的是小偷,小偷见抓鱼的人只顾着抓鱼,对放在岸上的鱼很少照看,所以就趁抓鱼的人不注意偷了不少鱼,居然还有了急需,自己小日子也过的很安稳了;

知识分子们看到这么多鱼,抓鱼的人数也数不过来,所以就自告奋勇的去帮抓鱼的人统计帮抓鱼的人统计个数、记账,大学生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确实帮了很多忙。于是也从抓鱼的农民那里得到了报酬。

透过这个故事,我们能有什么感悟呢?其实道理很简单:

那些农民之所以去抓鱼是因为当初的不得已。当时他们的生存受到挑战,所以选择了孤注一掷。加上当初的一片蓝海,他们抓到了鱼-- 一夜暴富成了老板。

知识分子之所以没有去抓鱼因为他们已经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没必要在当今这种危险的环境中去冒险于是成了农民老板的打工者。

一些小偷也会通过大偷大摸一夜暴富也成了老板,一些则。。。。。!

工人在这种形式下也可以出卖体力挣一口饭吃。

干部开始想方设法剥夺农民的鱼- 行贿受贿。



于是乎一些民营企业老总经常说:你看我们这些当老板的,都没什么文化,都是当初拼命干,才有了今天。你看现在在这里给我打工的都是大专以上学历的,所以啊,这书读得多也没什么用,我不需要你有什么思想,你只要给我拼命做事就行了。听到这句话,很多人选择了沉默。其实大家何尝不知道说这句话的那些老板就是当初那些抓鱼的农民的化身呢?



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先生认为:大部分创业者由于出身不好,或者是穷困潦倒,凭着自身胆识,并且有好的机遇,他们创业成功了。但是,底层经历中的种种困难,曾经受到的白眼和伤害使他们内心深处多少有些报复心理,或者是补偿心理,一旦自己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资源,自己做了老板,领主式的独裁意识就出来了。把自己的企业当作假想的政坛,实现自己的权力欲望。这个时候,在他们眼里,所有的企业员工,不是职员,而是手下. 对于有些企业家来说,可能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比企业的发展更重要。做老板不光是财富的增长,更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无限扩张。 认为己理所当然成了企业家,盲目自信,刻意去树立自己的权威,导致整个企业管理水准下降,活力减弱,效率低下,上下沟通受阻,市场应变缓慢,员工凝聚力和归属感下降,内部腐败分化,企业迅速走向衰败。某些 把“中彩票式的暴富”理解为自己的行动使然,总认为是自己特别的方式的必然结果,意识不到自己所面临的危险。



创业容易守业难!当今形势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除了有一个大的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醒醒吧,民企老板们!



来源:资源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