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华尔街金融风暴以来,银行、保险都成了重灾区,众多金融巨头体验到“蹦极”般惊心动魄的感觉。目前,全球金融企业已是哀鸿遍野,有的经营状况直接从巅峰跌落深谷,不得不寻求政府资助;有的被迫倒闭破产,从此万劫不复。造成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风险管理出了问题。
金融危机的苦难远未结束。中国的保险企业是如何控制风险的?《经理人》采访了国泰人寿总经理龚志荣先生。
稳健经营
由台湾国泰人寿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各出资50%成立的国泰人寿,从2005年1月起在内地开展业务。成立4年来,国泰人寿已经建立了6个省市分公司,去年的保费收入6亿元。国泰人寿总经理龚志荣坦承,“我们目前还算不上很成功,但和其他合资保险比起来,国泰人寿发展算比较快的。”
龚志荣认为,保险本质上是负债,是一个对客户的承诺,可能是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支付。因此,保险回归保障的本质要求一定要稳健经营,最基本的就是合规经营。
英语中有句谚语说“No news is good news.”直接翻译成中文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更贴切一些的翻译是“不闻凶讯便是吉”。用这句话来描述国泰人寿这4年的发展状况比较合适。一方面因为国泰人寿相对低调;另一方面,他们的发展策略相对保守。龚志荣说,“景气好的时候人家会认为我们过于保守,但景气不好的时候人家会觉得我们非常稳健。国泰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不会有暴利,也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虽然国泰人寿是强强联手成立的合资公司,合资双方都“财大气粗”,利用台湾过来的优秀团队和东航的人脉,优势互补。但国泰人寿并没有在成立之初就到处花重金“挖角”,也没有期待业绩马上出现一个爆发式增长,而是相对低调地用4年的时间,坚持自己培养人才,从“白板”到“精英”,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组织建制和企业文化。
主动应对
在金融风暴横扫全球的时候,我国的保险市场还是表现出了很好的“成长性”。作为一个新兴市场,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是整个寿险行业还是获得了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8.3%的骄人成绩。相对而言,国泰人寿总体增长不高,大概只有12.7%,“这主要是由于受到分红险、投连险等保费大幅衰退的拖累。”龚志荣说,“如果除去投资型产品,我们的传统寿险保费收入还是增长非常快的,大概有120%的同比增长。”
与国内所有的寿险公司一样,国泰人寿的投资型险种在这场危机中未能幸免于难,比如他们的分红险、投连险等投资型保险去年的保费收入就同比下降27%。为了应对危机,国泰人寿去年4月份就果断地停断了趸缴的万能险等产品。龚志荣说,“实际上,我们在4月份的保费收入已经做到了近4亿,如果不停掉这些产品,做到10多个亿没问题。但是以价格战的方式来抢保单,可能导致公司没有利润,风险很大。”去年8月,保监会出面制止这种价格战,也印证了国泰人寿这种做法的正确性。
来源:《经理人》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