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3|回复: 16

税费大山:矿工不可承受之重

发表于 2009-10-26 17:19: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税费大山:矿工不可承受之重

背景:

6月初,重庆市2008年纳税50强企业出炉,重庆能源集团旗下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榜上有名,与银行、房地产、烟草、电信、电力等优势垄断企业平列。7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塔山煤矿说:我们在想方设法提高煤矿工人的待遇,让他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一年比一年有盼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时提到,中国将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可是,与国有煤炭企业社会贡献率创新高,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努力提高煤矿工人待遇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部分南方煤企在高额税费重压下,发展艰难,矿工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工资差距日益拉大的窘境。

煤炭企业及煤矿工人作为真正为国家创造财富的纳税主体,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其真正的原因是:

涉煤税费名目众多

煤炭企业属于高危行业,在地质条件恶劣的南方煤矿,开采成本高、安全隐患严重的问题更为突出,但煤矿的税负却高于各行业。以重庆能源集团松藻公司为例,缴纳的税费就多达十几种,除了增值税外,还有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缴纳的营业税,按流转税5%缴纳的城建税,按吨煤2.5元缴纳的资源税,按房屋面积净值的1.2%缴纳的房产税,按合同金额缴纳的印花税,按总利润15%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按土地占用每平方米3元缴纳的土地使用税,按购置新增车辆缴纳的车船使用税,按流转税3%缴纳的教育附加费,按煤炭销售收入1‰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去年,重庆能源集团下属煤矿的综合税率远高过处于下游的当地电力、化工等企业。

量价齐降难以过冬

目前,山西、内蒙、甘肃煤价在低水平徘徊,国内煤炭价格呈现量价低迷的状况,重庆巫山、彭水等地的坑口煤价早就已跌破300元大关。内蒙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焉树新说:“目前煤炭难销,发热量在3000大卡以上的褐煤2008年价格在200元以上,目前已经跌到100多元,而且销量还降低了40%。” 2008年,重庆地方政府就已出台了销售1吨煤缴纳40元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政策,而煤炭开采成本很低的内蒙古,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却是从2009年7月1日开始征收,均价仅每吨征收12元。据笔者了解,在经历了2008年煤价过山车式的振荡之后,南方部分民营煤矿或停产关门,或采取维修矿井不采煤的方式观望市场,一些国有矿也处于亏损的尴尬境地。

增值税调整雪上加霜

2009年,国家将增值税税率由13%调高至17%,更增加了煤矿的税负。由于南方井工型矿井资源赋存条件差,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部分煤企的人力成本占到总成本的40%左右,无法抵扣销项税,致使增值税税负远重于电力、石油等行业。据测算,由于增值税税率提高4个百分点,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将减利4500万元,而松藻煤电公司是重庆能源集团内产能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企业。在金融危机导致煤炭销售量价齐降的背景下,其他人均工效较低煤企的日子如何难过,可想而知!重庆煤炭行业人士说:“重庆的煤炭经济实质上是个吃饭经济”。该集团中梁山煤电气公司因增值税上调等因素,将在2009年多支出2300万元,摊到职工头上,人均就是3000元。如果说由于产能大、机械化程度高,用人少,北方煤企还可以承受消化税费上调因素的话,对于煤价弱市运行的南方煤企来说,“税费上调猛于虎”一点也不为过。

税费重负影响安全生产

2008年,重庆能源集团五大煤炭生产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达3.58亿元,但由于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新整合的矿井在安全生产上大多历史欠账严重,要执行国家对于安全生产的强制性规定,安全投入的资金压力仍然很重。2008年,由于重庆国有煤矿的煤炭销售价格受政府控制,就使重庆能源集团少收入12亿元,牺牲了煤矿职工的物质利益。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税费负担过重,导致部分煤矿生产技术装备落后,安全投入欠帐,最终受害的将是矿工。5月22日,国务院安委会调研督查组,到重庆能源集团中梁山煤电气公司调研,该公司领导层在调研会上就针对取消电煤价格限制、增值税转型加重南方煤矿负担、取消提取安全和维检费不利于安全发展、整合小矿安全改造缺乏资金等,痛陈矿工期盼国家减轻煤矿的税负,呼吁上级提供政策支持,减轻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资金压力。

环保投入有心无力

近年来,国家对环保日趋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国有煤炭企业也主动逐年增加对历史上形成的采煤沉陷区治理、矿区环境保护等的生态补偿投入。但是当前煤炭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产品销售、资金回笼等方面存在着不少困难,煤企走出低谷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抓生产、保民生、保稳定、创效益自然就成了当前的重中之重,这些都会给环保工作带来冲击。特别是由于矿区环保历史欠账、村社群众将本该由政府解决的日益增长的民生诉求投向企业等原因,相当一部分煤炭企业处于是要员工吃饭还是要环境和谐、社会和谐的两难选择之中。

区别对待,分区、分团解决

1985年到2003年,国家执行煤炭指导价格,在煤炭企业承担大量社会职能的情况下,中央补贴煤炭行业共计512亿元,当时煤炭行业低迷,矿工生活也非常艰难。2004年,国家发改委放开煤价后,国有煤炭行业稍有好转,矿工收入略有增长,但很多煤企员工收入仍然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以重庆能源集团中梁山煤电气公司为例,该公司本部位于主城区,2008年员工人均工资仅为26000元,低于重庆市职工人均年工资水平。业内人士建议,中央及地方有关部门在出台涉煤税费政策时,应考量南北方、东西部不同资源条件,建立灵活的调控手段,按照不同等级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在当前条件下,建议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缓征和停缴。

煤企积极能动应对

作为履行经济建设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国家队”,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均创效能力,在为国家贡献税收的同时确保矿工收入逐步提高。目前,不少南方国有煤炭企业正在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并正在积极筹划,利用新增投资,一方面主动调整产业结构,转移投资战略重心,适应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提速;一方面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大人才储备,正在逐步向建设安全高效先进的大型现代化煤矿的方向推进。2009年6月26日,重庆能源投资集团赴新疆开发煤炭资源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该集团蓝天矿业公司在乌鲁木齐挂牌成立。8月上旬,该集团初期规划年储煤能力200万吨,装运能力2000万吨的“疆煤东运”重庆储运基地项目开始选址。重庆煤企还规划建设200—500万吨的煤化工项目,打造竞争力上乘的化工基地……

(共2638字符)

作者:龚智强   刘小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6 17:33:5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1 19:42:10 | 查看全部
矿工不可承受之重。事实上已经承受了,怎么能说不可承受呢?能承受,只是能承受多久的问题吧?税费大山:矿工承受太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16:11:40 | 查看全部
此稿从国家政策出发,反映南方煤矿国企承受的艰难和压力,调查有深度和广度,说服力强,为企业领导说了话,反映了矿工的心声。好、好,实在是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16:23:44 | 查看全部
对头,早就应当有人来说说公道话了,写得好。刘小强、龚智强两位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08:49:3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12:37:43 | 查看全部

税费大山:矿工不可承受之重

关于这篇稿子的未发表材料如下,矿工确实不可承受之重。
现状:
可是,与国有煤炭企业社会贡献率创新高,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努力提高煤矿工人待遇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部分南方煤企在高额税费重压下,发展艰难,矿工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工资差距日益拉大的窘境。
重庆能源集团中梁山矿业分公司职工张某在采煤一线工作,去年劳作一年总收入27800元,一家四口,除去生活费和孩子上学及日常开销,只余下不到5000元,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是搬出企业提供的宿舍,在郊区买上一套小户型的新房,但就目前这收入水平,难以实现。该公司职工陈某说:井下职工收入还好点,地面的工人扣除各种保险后,一个月拿到手上的可支配收入只有800多元,象这样的低收入职工在我们单位有近200人,上次的采煤沉陷治理建房好多职工连首付都筹不起,有的抓阄选房号后又放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12:45:00 | 查看全部

回 2楼(牛八朱) 的帖子

矿工不可承受之重,是指的劳动者有尊严,能体面劳动、生活、抚养子女。难道要象九十年代末哪样,矿工吃不起饭,饥寒交迫才叫不可承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17:29:3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18:22:46 | 查看全部
文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现在的税太多,就说个人所得税吧,也是难以承受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