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84|回复: 21

三游仓颉庙

发表于 2007-11-19 12:42: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贾会敏

汉字的产生是中华文明史的巨大进步。古书上说“昔者仓颉作书,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在陕西省白水县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仓颉造字的神奇传说。如:仓颉是黄帝的一名史官。仓颉造字,孔子认字。朝鲜和日本等国家原本没有文字,是从中国借了一部分汉字,仍不够用,就派人把仓颉造字是剩下的边边角角偷走了一部分,这才有了他们国家的文字等等。
仓颉庙(尊称仓圣庙),位于白水县东北30余公里处,占地约20亩。庙的创建年代已不可考,但从碑文中可知不迟于东汉延熹五年(公元162年),现存为明、清时期重修的建筑。正座建筑自南向北,四周土墙环围,在中轴线上依此分别有照壁、山门、前殿、报厅、献殿、寝殿、墓冢。在主体建筑两侧,又有东西戏、钟鼓楼、东西陪殿及廊房等。前殿内存放的《仓颉庙碑》、《广武将军碑》、《仓颉鸟迹碑》等,是我国书法宝库中的珍品。
我曾三次拜谒仓颉庙。1976年在白水县下乡时,时常听农民提及仓颉造字的美丽传说。但时值“文革”,仓颉庙属“四旧”已禁止参观多年。1978年的春夏之交,当地的史官公社(因仓颉是黄帝的一名史官而得名)搞为期一个星期的社会主义大集,把仓颉庙也开放了。得此消息,我从农民朋友那里借了一辆自行车,相邀一位知青,去拜谒向往已久的仓颉庙。经过长达四个多小时的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我们终于踏进了山门畅开、游人如织的仓颉庙。由于游人太多,根本无法对景物进行细致的观赏。但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我所见所知的多个“之最”。正是因为这些“之最”,使人很容易想象出历史在这里沉淀了说不尽的伟大和辉煌。然而,耳闻目睹的现实情况,又使人不得不为雕梁画栋之上书写的“文革”标语,以及古建筑的破败不堪而叹惜不已。
1997年10月底,我去参加省厅组织的,在蒲白矿务局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会议结束后,东道主邀请与会人员参观仓颉庙。进得庙内,情况比上次大为改观,杂乱破败已远离现实。然而,近百人的参观队伍,仅有老馆长一人解说,加之组织者把活动安排的又很紧,使参观者难以把景观看个究竟。好在老馆长给大家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甚至是无法解开的谜团。如庙内的古柏树“二龙戏珠”、“宝莲灯”、“生死树”、“柏抱槐”等等都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再如:前殿内《仓颉鸟迹书碑》上的28个古字,时至今日都没有人能够破译出她的涵义;惟独寝殿建筑结构最独特:外观是五间房屋结构,入内则是三间房屋结构(暗合五行八卦),房屋的四角是四根六方石柱,并呈“四角八叉”结构支撑着房梁。独特的结构使出寝殿成为庙内唯一经受住了历史上多次大小地震而没有垮塌过的建筑。这一切,使参观者意识到仓颉庙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2003年8月底,经受不住我关于仓颉庙话题诱惑的大哥,要借暑假的机会,让我带路专程前往。这时的门票已高达二十多元。门槛高了,游客自然少了,除了我和大哥(尽管当日是史官乡集会)还有四五位搞采风活动的摄影记者。因而,在游客没有工作人员多的情况下,我们才得以尽情尽兴地观赏仓颉庙内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这才发现前殿的房梁上保留着大量的文字。其中关于白水县四大人文景观的记载最令人称奇:仓颉造字、杜康造酒、蔡伦造纸、雷公造碗。问题在于仓颉造字有现存的仓颉庙,杜康造酒有在旧址上建成的现代杜康酒厂,雷公造碗有白水县八一陶瓷厂,惟独蔡伦造纸只有传说不见遗踪。我不禁为之感叹:陕西省白水县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神圣之地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9 21:00:29 | 查看全部
要是能配上几幅图片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9 21:02:35 | 查看全部
此贴应当贴到8小时以外栏目,请耀杨老弟帮帮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0 01:06:07 | 查看全部
准备好了几张照片,但怎么也帖不进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0 20:07:13 | 查看全部

“仓圣鸟迹书”

“仓圣鸟迹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0 20:08:06 | 查看全部

“柏抱槐”

“柏抱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0 20:58:39 | 查看全部
好,      ,谢谢吴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1 23:54:45 | 查看全部
感谢微笑老师的帮忙,稿子不错,图片也很漂亮,请将作者的名字放到文中,好吗?谢谢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2 12:34:46 | 查看全部
引用第7楼张耀杨于2007-11-21 23:54发表的  :
感谢微笑老师的帮忙,稿子不错,图片也很漂亮,请将作者的名字放到文中,好吗?谢谢合作!
承蒙错爱,谢谢,本人姓名:贾会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2 20:07:51 | 查看全部

建筑木雕

建筑木雕
  

砖雕

砖雕
  

“仓颉亲植柏”(经专家鉴定树龄与黄帝陵的“黄帝亲植柏”相当)

“仓颉亲植柏”(经专家鉴定树龄与黄帝陵的“黄帝亲植柏”相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