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美国的航天飞机(SpaceShuttle)自2011年退役之后,它那雄伟而优美的身影,已离我们远去,但事实上,这种类型的航天器却并未退出历史舞台。除了美国军方研制成功小型号军用航天飞机X-37B之外,美国正在借助私营企业的力量,让新型航天飞机,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
上周四,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轨道ATK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和内华达山脉公司(SNC)赢得第二轮国际空间站商业货运任务合同。
这三家公司中,前两者是“老面孔”,承包了第一轮空间站商业货运任务。“新面孔”内华达山公司凭借什么法宝竞标成功?为什么美国宇航局局长说这是“又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追梦者”为何成功中标
“用不了多久,全世界将再次看到美国的有翼航天器从太空返回,降落到跑道上。”
——内华达山脉公司太空系统部副总裁马克·西兰杰洛
内华达山脉公司此次中标成功,凭借的是一款利用火箭垂直发射升空、能像飞机那样水平着陆返回的迷你航天飞机 ——“追梦者”。
它长9米、直径7米、总重为11吨,比以往的航天飞机要轻和小得多,最多可搭载7名乘员。
它的结构采用了大量最先进的复合材料,其在轨动力来自两台推力可调的固体与液体混合的火箭发动机,推进剂采用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固体燃料)和一氧化二氮(氧化剂),它们都具有无毒、易存储的特性。
可以说,“追梦者”体现了美国新一代航天飞机的基本特征。
“追梦者”中标的关键,在于它采用的是NASA多年积累的技术。“追梦者”的设计方案,其实就是NASA研发的HL-20升力体构型。
升力体是一半像飞船、一半像飞机的飞行器。美国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进行了M2-F2、M2-F3、HL-1O、X-24A、X-24B等一系列升力体的研究。因此,它本身就是由NASA技术成果转化而来的继承项目。
美国SpaceDev公司2004年宣布,以“追梦者”加入NASA的太空探索愿景计划以及后来的“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项目”。2006年,该公司与NASA签订合同,正式决定使用HL-20来研制“追梦者”。
2008年,内华达山脉公司收购了SpaceDev公司,并与NASA签下了“第二轮商业乘员开发(CCDev2)项目”的合同。在这之后,“追梦者”又继续签下了NASA“商业乘员集成能力(CCiCap)项目”2亿多美元的合同。
2013年5月22日,美国宇航局局长博尔登会见了在NASA德莱登飞行研究中心准备测试“追梦者工程测试品( ETA)”的团队。同时,他作为一名驾驶过航天飞机的航天员,也在现场体验了“追梦者”的飞行模拟器。之后,ETA经历了地面、进场和着陆飞行等阶段的检验,不幸的是它在2013年首次飞行试验降落时出了事故,使其没有在2014年签下NASA关于商业载人项目的合同。但内华达山脉公司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决定在发展载人的航天飞机之前,先发展载货的“追梦者”。
这种“追梦者”载货方案可用美国的“阿特拉斯5”火箭或其它多种运载火箭发射,升力体的机翼可折叠,安放在5米直径的整流罩内。在升力体后部,增加一个载货舱,每次可运送5500千克的货物。
由于“追梦者”具备在国际空间站停靠和与之对接的能力,它不但可以方便快速地交付货物和重新装载,达到NASA对国际空间站运货的全部要求,而且还能在普通机场着陆,进行15次飞行的重复使用,特别是它还具有应急及时运送关键货物的能力。
腾讯太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