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3|回复: 0

【企业事评】咬文嚼字:是“闹双包”还是“闹双胞”?

发表于 2016-1-26 19:59: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d98c470-8569-4a10-bc2e-04162ef9b73a.jpg


    问:形容不应重复出现的事情重复出现了,例如对号入座的车票重号,是用“闹双包”还是“闹双胞”?我认为是“闹双包”,可能源自真假老包。希望杜先生能详细解释一下。(网友:cxl)
  答:您说的很对。
  “闹双包”来自我国传统剧目《双包案》,此剧大致情节是包公放粮回京,路上遇到黑鼠精,黑鼠精也变成了包公模样,跟真包公混搅。在法堂之上,但见一包公变为两包公,让人辨认不清真假。
  有的人可能不清楚“闹双包”的来源,结果根据语义和双胞胎扯上了关系,这样就把字形讹误成“闹双胞”了。(杜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