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5|回复: 0

车间、班组安全管理工作

发表于 2016-1-29 11:09: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车间、班组安全管理的意义和特点
        班组 是由两个以上职工组成的工作集体,
        是企业从事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生产和日常管理活动的主要场所。
        车间 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层单位,也是众多班组的上级生产指挥部门。
        楷体在生产中,一个班组发生事故,就会使生产脱节,影响局部甚至整个企业的生产秩序,造成严重的后果。
        从安全角度来说,班组是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环节,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事故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楷体仿宋车间、班组安全管理的特点:
        1、  范围相对较小 ,人员相对较少 ,不容易形成安全死角;
        2、  车间、班组成员在生产过程中时时刻刻会遇到安全问题,绝大多数问题需要靠自己开动脑筋,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  车间、班组开展安全活动,召集容易、时间段、次数多 ,面对显示、针对性强 、印象深刻,这有利于唤起职工的注意力,以便迅速解决问题。
        二、 车间、班组安全管理的原则
        1、全面的观点
        2、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观点
        3、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4、区别对待的观点
        三、车间、班组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
        车间、班组安全管理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制定和完善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车间、班组必须根据其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一) 目标管理---原则
        安全管理目标应与上级和部门目标协调一致,保证上一层次目标的实现;
        安全管理目标应使整个车间、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与每一个职工应承担的具体安全生产责任充分地融为一体;
        目标管理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动态管理,通过检查、监督、信息反馈及对目标的调整,以利于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完成;
        安全管理目标要切合实际,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内容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对安全目标的实施结果应进行评比、考核,确定奖惩办法,激励职工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二) 参与管理---方式
        控制型参与管理
        授权型参与管理
        全方位参与管理
        (三) 制度管理
        制度管理是把安全工作的任务、各项管理、
        基础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
        制度是企业内部工作的法律,制度要有权威性,制度管理要有严肃性,奖惩分明,确保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