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选好一个“跑道”再冲刺
胡锡成
各班、各人的基础条件不一样,冲刺的“跑道”也不一样。再简单不过的就是,一条可走人、可走自行车、可走汽车的路,要冲刺达到同一个目的地,走路的人只能走边上或者走有人行道的路,千万不能走到开汽车的道上去……还可说出很多,汽艇要“冲刺”只能走水路,火车要冲刺只能沿着铁路,等等。
选择好一个“跑道”再冲刺。这里,笔者说的“跑道”,就注意点而言,有安全、质量、节能、降耗、环保等方面,不要求量,而忽略了这些综合指标。就要达到的目标、任务而言,自己有多大的力,有多少智慧就毫无保留地发挥出来。曾经有一句话叫“有一分力, 发一分光。”这就是一个选择冲刺“跑道”的客观体现。有一分力, 发两分光,可能过头了;有一分力、发半分光,也许太保守了,就谈不上“冲刺”;而有一分力,发一分多一些的光,这才叫“冲刺”。我们最清楚的就是,工作或者学习、科研等既要有一股热情、激情、深情,又要有科学的安排、周到的战略、严密的战术。这就像刘翔的跨栏,既要有规范的能让他比赛时冲刺的运动跑道,又要有科学的能让他训练时“创新”的“跑道”。我们的工作或者学习、科研等,不要认为我“赤了脚也赶不上去了”,就不去缩小差距。
实际上,在选好“跑道”的基础上,还是能创造出有时连自己未曾想到的成果的。坚定信念,不蛮干、不灰心,就能达到理想“冲刺”的要求。
选好一个“跑道”,还有另一层含义上。就是朝着某一个目标前进、冲刺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会是千变万化的,有人为的变化、也有外界的,有时间的也有空间的。到年底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在冲刺阶段做得如何?如果不好, 是意念、意识上的问题还是定的目标不合理,是信心、决心的差异还是客观因素的阻碍。
选择好一个“跑道”再冲刺,有时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我们不仅是进入四季度了或一年最后的一百天、最后一个月要冲刺,而且要常有冲刺、拼搏与开拓、创新的意识。如新的一年开门红,大战红五月、战高温、向国庆献礼等,都要有这一些意识。
选好一个冲刺的跑道,这犹如上战场一样,选择什么样的地形地物对我们打胜仗有利。
选好一个“跑道”再冲刺,不管结果如何,这个过程是很美的、实在的、有意义的,可以上升为经验的。因为我们是经过科学地用脑,通过实践的考察而找到的“跑道”。一年一个好经验,当然多一些更好。如果延伸到一个季度季末、一个月的月末也冲刺一下。一季、一月一个好经验,那班组、企业员工分别在班组集体史的“史册”上、员工人生的“跑道”上,就会不断发出灿烂的、值得祝贺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