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通讯员王建)“如果不是俺班组学习创新氛围的熏陶,‘H架装车工艺’可能会搁浅。我们改进站柱平板车,装车数量是原装车方法的4倍,按每部车运输成本200元、每年安撤工作面6个计算,年可创效10万元,已在多个兄弟单位推广使用。”1月22日,山东兖矿集团东滩矿生产准备工区职工余铜柱自豪地说。
在供电工区,职工王德强向笔者介绍他的一个创意:将井下一采变电所内低压二回路负荷改接至低压三回路,减少4台低防开关及1台变压器,可为矿节约19万元的设备投入成本。
“东滩矿有800多个班组长,抓好班组长创新创效能力提升,使之起好领头羊作用,整个矿井的创新创效水平才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就会有保障。”东滩矿党委书记韩开佩介绍。
为此,东滩矿建成“四室两堂一廊”教育基地,设立600万元创效基金,组织开展24个工种的职工岗位技能比武。
工会扎实推进“六比六争”劳动竞赛、“五小”技术创新等“十个一”活动,举办“故事会”、设立“亮艺台”、树起“光荣榜”,2015年89名职工走上新的管理技术岗位,190人纳入公司人才库,形成推动“双创”活动的浓厚氛围。
职工创新热情高涨离不开“创新工作室”强大的推动力量。去年以来,于宝兴、潘兴波、王帅劳模(技能大师)工作室攻克各类技术难题69项,累计创效589万元。
截至2015年12月末,东滩矿已累计奖励创新创效团队、个人913万元。
来源:中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