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align=-webkit-center]周世毓
     尽管早就做好了被分流的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刻真的到来的时候,杨隆洗的心里还是感到异常的失落。2015年12月29日,同华矿安监科采煤主管杨隆洗与其他18名管理人员一起,被分流到公司其他矿井,元旦后就去新单位报到。
    “20多年了!真的舍不得走啊!”杨隆洗喃喃地说。
    今年48岁的杨隆洗,可以说是个“老同华”,20岁起就在同华矿工作,从采煤工干起,当过采煤班班长、采煤队副队长、支部书记,目前为安监科安监员,负责采煤队的安全工作。28年来,杨隆洗用自己的青春岁月见证了同华矿的起伏兴衰,既经历过破产重组的阵痛,也领略过“黄金十年”的辉煌,在他的心里,早已把同华矿当成了自己的家。
    杨隆洗回忆,自己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同华矿才开始从352大巷开始下座,用的是原始的风镐落煤工艺,体力消耗很大,很苦,但在那个时代,能进入全民单位上班,端上“铁饭碗”,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因此再苦也不觉得累。如今,20多年过去,开采深度已经延伸到-60水平了,采煤工艺实现了全机械化,运煤实现了皮带连续化,而且还通过了45万吨技改扩能验收。就在杨隆洗以为自己这一辈子都要在同华矿度过时,没想到寒流来袭,同华矿一下子就成了收缩性矿井,成了关闭的对象,包括杨隆洗自己在内的所有同华员工都不得不面对被分流的命运。分流,也成了近两年同华矿的常态。
    “一年有四季,人生有沉浮。任何一个产业,都不可能永远处在黄金期,分分合合实在正常不过。”对于分流,杨隆洗很是看得开。让杨隆洗感到庆幸的是,虽然同华矿即将关闭,但公司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员工,对每名员工都进行了妥善安置,他自己也被调到逢春矿继续担任安监员,做的是自己熟悉的工作,而同属能源集团的南桐、永荣等矿业公司的同行,有些就没有这样幸运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无法安置,只能下岗,自寻出路。
    “当前煤炭市场产能严重过剩,只有让资源枯竭、成本高、扭亏无望的矿井退出,煤炭行业才有希望,才能走上科学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当过党支部书记的杨隆洗坚信,虽然目前煤矿形势严峻,但经过此次寒冬的洗礼,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后,活下来的煤矿将会迎来下一个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