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代容
     在近期的《特别关注》上,笔者看到一篇题为《巡抚夜渡拒礼金》的文章。说的是清代有个叫叶存仁的官员,甘于淡泊,从不苟取,堪称“清廉”,因政绩卓著被调任为巡抚。在赴任那一天,同僚们为了感谢他昔日的关照,纷纷前来送行。等他只身离开时,已经夜深人静。忽见一艘大船赶来,船上载有许多礼品,原来是僚属们临别馈赠,为避人耳目,特地夜里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这次肯定会收下,不料叶存仁见状,即挥毫泼墨赋诗一首:“月白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书毕,拒礼而去。
    读罢,笔者感触颇深。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一些党员干部耐不住清贫,在大众面前充当“两面人”,说一套,做一套。一面大讲纪律和规矩,一面仍不收敛不收手;一面大谈廉洁,一面大肆敛财。殊不知“家中有金银,隔壁有戥秤”,总会有人知道其底细。原能源司副司长魏鹏远利用职务犯罪就是被知情人举报,检察人员侦办此案时在其家中直接搜出2.3亿现金,后从北京一家银行的分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当场烧坏了4台。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落马的官员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是贪污腐败,生活作风有问题。这些官员经过了组织的层层考验,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才一步一步走到领导岗位,最后却没有经受得住金钱的诱惑,忘记了党的栽培,忘记了人民的期望,也忘记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这不仅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也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干群关系疏远,在社会上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古代官吏尚且懂得“不畏人知畏己知”的道理,我们今天的党员干部更应表里如一,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素质,努力消除思想深处的私心杂念,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大是大非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把党纪法规、群众监督化为一种自觉的自我约束,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不要为物欲的诱惑所动,真正将各种“腐蚀”拒于千里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