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8|回复: 4

立秋习俗

发表于 2016-2-1 08:45: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150PG11024101.JPG  按传统历法,立秋是七月的节气。但按公历,立秋一般在8月7-9日之间,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35°。今年立秋交节时刻是8月8日4时01分。
  我们先看元稹的《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即立秋头5天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因为这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了;中5天,大地上早晨会有白色露水产生;后5天,蝉也开始鸣叫了(古人认为蝉感阴而鸣,故称寒蝉)。元稹的诗把前两候的物象写了进去,还写到了七夕的牛郎织女。
  至于“一叶惊心绪”,古人认为,一到立秋,梧桐树就开始落叶,甚至这还成了立秋的标志。据记载,宋代时国家有“迎立秋”仪式。立秋这天,皇宫里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百官到场等候,立秋的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这时,梧桐会应声落下一片叶子。因此还留下了“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成语。
  立秋这天,民间有“贴秋膘”的习俗,吃一些炖肉、烤肉、红烧肉等,补一下由于夏天苦夏造成的营养不足,还有吃瓜果“咬秋”、祭祀土地神等活动。农事也进入秋收的准备阶段,民谚有“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的说法。
  
  其实就中国大部分地方来说,立秋只是进入名义上的秋天,气象学以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降到22℃以下作为秋季开始,按这个标准,中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各地天气还是很热的,人称“秋老虎”。所以传统历法还规定,三伏中的“末伏”必须在立秋之后,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今年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8月12日庚申,所以这天为末伏。
  前面“大暑”篇我们提到,夏、秋的交接是“火克金”。不过到了末伏,火很快就要克不住金了,秋天真要来临了。我们可以欣赏一首唐朝刘禹锡的《早秋集贤院即事》,感觉一下凉爽:
  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树含秋露晓,阁倚碧天秋。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
  “火星”指大火,周历“七月流火”,正是秋天来临的时节。后面说:秋风(商飙)浩荡,全国南北都凉爽起来了!
  立秋为何要“贴秋膘”?

  吃红烧肉“贴秋膘”

  “咬秋”习俗
  “立秋之日凉风至”,作为一个季节类节气,立秋是秋天的开始。熬过了漫长的炎炎夏日,人们有了食欲,所以立秋的民俗多与吃有关,尤其是吃肉。
  赤小豆、井水服,洗澡为防秋老虎
  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时。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从唐宋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7粒至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清朝,民间还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和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的话就叫“苦夏”。
  立秋这天洗澡方面很讲究。有的地方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阳晒过的水洗,有的地方这天还忌讳洗澡。
  这些讲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不生秋痱子。因为在立秋后还有“秋老虎”一说,还会热上一段时间,所以盛夏的一些如痱子等疾病还会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8:46:10 | 查看全部
11-150PG1101J2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8:46:52 | 查看全部
11-150PG1095629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8:47:02 | 查看全部
11-150PG1093U4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8:47:13 | 查看全部
11-150PG10925b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