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7|回复: 2

小年诗词 | 岁时风俗相传久,正是人间祭灶时

发表于 2016-2-1 09:46: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QQ图片20160201094551.png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祭灶诗
宋·吕蒙正
一碗清汤诗一篇,
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
乱世文章不值钱。

祭灶词
宋·范成大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祭灶王。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祭灶与邻曲散福
宋·陆游
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
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
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
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小年
  宋·文天祥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北方小年为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为腊月二十四,据说这种分别开始于清代。



庚子送灶即事
鲁迅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请灶君吃了胶牙糖,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杀黄羊祭灶的风俗自汉代流传下来。


民谣一
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

祭灶节,民间讲究,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

民谣二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过“小年”时,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将过去一整年的霉运全部剔除,迎接新一年好运的降临 。



    岁晚书事十首之一 
宋·刘克庄
  门冷如冰尽不妨,由来富贵属苍苍。
  谁能却学痴儿女,深夜潜烧祭灶香。
 
小年还要扫除。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祭灶 
宋·佚名
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吃灶糖 
清·佚名
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皆麦糖。
粘口何需多如此,买颗先命小儿尝。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跳灶王 
清·佚名
  年关催人诸事忙,乞儿结伴扮灶王。
  敲竹歌嗓门前舞,赏钱好言禀玉皇。

小年送走了灶王爷,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灶神画像,将灶神请回来。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献寿 
宋·孙纬
  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台湾则忌舂米,据说会有把风神捣下来之虞,恐怕给来年带来风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 09:58:4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4 09:11:37 | 查看全部
好东西大家分享,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