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5|回复: 0

大闹宁国府

发表于 2016-2-1 11:50: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见到过几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物众多的写真性老漫画——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再创作,譬如鲁少飞的《文坛茶话图》、丁聪《银河星浴图》、陈震《我们弟兄的一部分》、严哲西《中国好莱坞》。人物虽多,但是画面底下有文字注解,张三李四王五,对号入座不是难事。《中国好莱坞》没有注解,男男女女有四五十人之多,你只有对影星的相貌特征非常熟悉,才能指认出这是谁那是谁而且不会张冠李戴,我算对老电影明星比较了解的,可是我只能确认胡蝶等几个人,不是漫画家画得不像,而是自己离那段历史太遥远。最近编辑先生见到我的资料库里有一张《大闹宁国府》的老漫画,大场景,人物众多,栩栩生动,觉得很有意思,建议我写出来。我实在没有这个能力,很犯怵。一怵对当时的政情政局政员知之甚少,政界要员们长什么样我心里没底,只有蒋介石能够一眼断定,左旁写遗嘱的是宋子文么?二怵于《红楼梦》远不如刘心武先生熟络,众官为甚大闹宁国府,还须补补课,至少《红楼梦》得再翻翻。

  其实为漫画《大闹宁国府》做注解,姜德明先生是最合适的。早在十几年前关于《文坛茶话图》迷局的解读,姜德明先生做得堪称完备,将画中人物一一做了背景交待,只有一处“讲到从事翻译的作家高明,何以见到鲁迅先生便要拂袖而去则待考”(关于《文坛茶话图》)。我后来想到是不是鲁迅在争论翻译方法时,有哪句话捎着了高明。

  《大闹宁国府》发表在《这是一个漫画时代》,还是姜德明先生最先介绍了这个刊物——“1948年下半年风云激变,国民党蒋家王朝处于大势已去,兵败如山倒的风雨飘摇之中。同时它亦在作垂死的挣扎,对人民疯狂地进行了镇压。正是在这种情势下,1948年11月香港人间画会漫画研究部编辑出版了一本亦文亦画的漫画丛刊《这是一个漫画时代》。他是在特殊背景下的一次战斗,尽管漫画家们充满了激愤的感情,却又抑制不住胜利的喜悦,他们正以漫画为武器,为蒋家王朝送葬,迎接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书坊归来》)姜先生全面评论了这本丛刊的每位画家每幅漫画,不知什么原因惟独遗漏了文魁画的《大闹宁国府》。说到“为蒋家王朝送葬”,这幅画是最精彩的注脚。

  文魁即张文元(1910.5-1992.4),江苏太仓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很活跃的漫画家,更多的画作发表于全面抗战后。张文元的名气不属于一线画家,比之张光宇、汪子美、鲁少飞他们要逊色得多,可是张文元画大画的水平很不差,我见过《良友》画报上他画的《抗战门神》,顶天立地一整版,还是彩色的,很具震撼力。张文元画人物,笔力强劲,多方少圆,实属怒目金刚派,所以新中国以后他的画风很吃得开,打击美帝蒋匪帮大派用场。可是没有想到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张文元栽了狠狠的一跤,名誉大损,虽然其中有时代的特殊因素,作为艺术家还是不应该采用此法紧跟形势。

  1954年10月份《美术》杂志发表了王纲的文章《反对漫画创作中恶劣的抄袭作风》,文章称:“郑文中的抄袭行为是并非偶然的。例如,《大公报》4月26日发表的他的另一幅漫画《空中‘丢人’》讽刺美国协助法军向奠边府空投援军,就是全部照抄3月20日民主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布拉姆克的原作。郑文中这种一贯的恶劣作风,在1952年‘三反’运动中就被揭发过,《漫画》月刊第24期并曾刊登过读者检举的信件,他也曾在《漫画》月刊第26期发表过检讨文字,题为《痛改我在创作上的恶劣作风》,承认了抄袭的可耻,并且说由于经过了文艺整风,认识了自己丑恶的面目,‘痛心疾首地’要彻底改造自己。不想两年以来,郑文中不仅旧病未改,而且更变本加厉了。”文章接着又点了张文元的名:“过去曾有过一定成就的漫画家张文元同志,近几年来他的粗制滥造和从别人的作品中窃取形象、构图和表现方法,也是相当严重的。过去抄袭的作品且不管,以最近来说,例如发表在5月15日《新闻日报》的漫画《法国何去何从》便是从苏联漫画家阿布拉莫夫的作品《美国朋友和他的救生圈》抄来的。”

  当年第十二期《美术》,张文元作了题为《我在漫画创造中存在些什么问题》的检讨。我却认为郑文中张文元的所谓“抄袭”,有些类似“文革”中文人们被迫的违心的“交待材料”和“揭发材料”,均应属于时代之怪胎,不能苛责漫画家。我很同意姜德明先生观点,在《这是一个漫画时代》上发言的画家们“有的人可能想的过于天真了”。他们曾天真地说:“不错,这是一个漫画时代,漫画家们正在拼命用漫画来驱走这个时代,而迎接另一个情愿找不到题材画不出漫画的时代!他们情愿改行,甚至情愿饿死。”(沈同衡)张文元同样幼稚:“‘明天’艺术几乎平凡得吃饭一样,大家需要吃大家有饭吃,艺术家简直是一个烧火劈柴淘米洗菜的伙夫,明天第一流的艺术展览会经常在王家庄李家村展出,小二子与张大婶的批评意见都应该成为艺术创作者的依据,这已经不是预言,也已经不是明天的事情,也不仅指的是漫画,凡属艺术部门都应如此吧!”

  张文元名作《大闹宁国府》借题《红楼梦》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而发挥,事情虽浑不搭界,毕竟是个聪明的题目。黄裳先生近作《细数红楼一段情》有云:“ 结集既毕,适逢《续红楼梦》面世,又掀起了层层巨浪。来不及也实在没有空闲细读续书,只于报刊上少见一二,及全部回目,记得前两年曾说过些简单意见,至今也无多变化。只是从文字质量看,曹雪芹在八十回书中嵌满了晶莹夺目的诗词歌赋,续书里可有篇把可以入目的诗篇?所拟回目,去曹公原作,相去亦不止云泥,凡此,皆为明显感受,亦只一片面之印象而已。”刘心武续红楼“所拟回目”确有令人绝倒者,譬如第九十九回“妙玉守庵从容镇定 凤姐扫雪痛心疾首”,我竟然会联想到刘流写八路军抗日的小说《烈火金刚》 的回目“史更新死而复生  赵连荣舍身成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