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4|回复: 0

【大众创新 全员创效】杨村矿:“小创新”催生“大效益”

发表于 2016-2-1 13:20: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投入“三百八” 换来“三万八”
杨村矿:“小创新”催生“大效益”
新年第一个月,杨村矿运搬工区电修班班长赵阳、副班长张令剑的工资单上分别多了150元的奖金。这是该工区对他们发明架线吊索防水罩的奖励,别看钱不多,但在煤炭形势的严冬,颇显一定分量。近年来,该矿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小改小革、创新创效,激发了一线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在煤矿,架空线遍布井下主要运输巷道,架线吊索及吊线器是架空线的主要吊挂依托。然而在井下大巷防尘水幕下方,由于喷水所致架线吊索及吊线器、绝缘子等极易锈蚀,吊索、绝缘子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影响电机车的运输安全和效率。为此,赵阳、孔令剑对井下架线吊索进行了改造,使用塑料热缩管套在吊索上,给吊索穿了一件“雨衣”,并在高温下将一块800×300mm左右的有机玻璃折成90度护罩固定在吊线器的底座上,又给吊索罩了一个“雨棚”。
该矿运搬工区副区长候成林介绍说,“自打这个小发明在井下7个防尘水幕处投入使用至今已近6个月,没有一处吊索断裂,节省了材料费和人工成本,而以前最多10天就得更换一次。”该工区材料员尚传革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改造后的吊索能用6个月算,每年只需多投入380块钱,就能节约材料费、人工费近3.8万元。(王志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