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2-1 21:27:14
|
查看全部
“抱团贷款”背后逻辑
1.商会的角色
从操作流程中可以看出,商会在促成银行发放“抱团贷款”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商会每天所从事的具体工作,都与会员企业密切相关,商会对每一家会员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及近期动向,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银行来说,由商会牵头,筛选会员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相当于是在无偿帮助银行甄别、筛选客户。这样,在企业与银行间,商会就起到了一个能为两者都带来利益的“桥梁”作用。
2.银行为何会放款?
“互保”的形式,有助于企业控制风险。以秋田微电子等4家企业为例,如果有企业到期无法还贷,可以先从4家企业的保证金账户里扣;扣完了,还可以将未偿贷款分摊给其他企业;最差的情形,是这4家企业全都还不起贷款,集体倒闭。但这种情形出现的概率实在太小,毕竟4家企业都是经过了商会和银行双层筛选的。
另外,以浦发银行与4家企业达成的保证金比率(25%)来看,浦发银行其实已经做好了其中1家企业还不上贷款的准备。
3.对企业的潜在“隐患”
虽然此阶段能够获得银行贷款是件好事,但这种“抱团”的方式,也使企业存在两点潜在“隐患”:
a.贷款利息高。如前文所述,“抱团贷款”的贷款利率,是在央行现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是一个很高的利率了。企业在接受贷款时,最好算好成本,想清楚“我们企业最多需要多少钱”,否则,就要白付给银行一些不必要的利息了。还是以秋田微电子为例,浦发银行原本给予其1000万元的贷款额度,但秋田微电子最终只接受了400万。
b.可能受其他“抱团企业”牵连。“抱团贷款”另一个潜在“隐患”,来自于“抱团小组”的其他企业。做个最极端的假设,如果浩元科技、泰银利、新合程物流等3家企业到期都还不上款,秋田微电子不仅将损失保证金账户中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还要按约定担保比率替其他3家还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