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班长的“冲刺经” 邢承木
进入今年四季度以来,山东高青流云纺织有限公司发起了“冲刺万吨纱,突破3亿关”活动,给生产车间下达了新的生产任务,车间又将任务指标分配到了各班组。为了确保冲刺成功,车间使上了“紧箍咒”,制定了奖罚细则,超奖欠罚,一时间各班组你追我赶,谁都惟恐落后。
为了给厂报《流云之声》采写一篇反映班组职工热火朝天忙“冲刺”的稿子,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职工,提高职工们的积极性,10月29日,笔者走进公司生产车间,在清花、梳棉、粗纱工序,笔者看到职工们都在岗位上紧张忙碌着。清花班班长马洪学一刻也不闲着,一会在车头帮排包工推包,一会在车尾帮挡车工落卷,忙得满头大汗。走到细纱班时,却看到去年荣获“山东省百佳农民工之星”、“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的班长李有华正背着手,不慌不忙地在车挡里巡查,不时还和职工说句玩笑话。挡车工们也不像其他工序那么紧张忙碌,略显轻松。
“我说李班长,这可不行啊,别人忙得不亦乐乎,你咋一点也不着急,你这个老先进可别拖了车间的后腿啊?”,我埋怨他道。“这叫有心之人不用忙,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你看看产量记录,这个月的超产奖我们又拿定了”,李班长拿出了他随身带着的记录本让我看,上面详细地记录着班组生产冲刺任务、冲刺计划,全班30名挡车工的每天的日产量后面都打上了红勾,表明已完成计划。笔者注意到,在每个人名后面的备注栏里还有附言,“有潜力,明天扩一台车”“感冒打针,10点刘惠替看车”“看5台有点吃力,酌减1台”“班后练接头”“找保全换空锭”等等,写得密密麻麻。“怪麻烦的,说说不就得了,记些这个干啥用?”,我有些不解的问道。“这你就不懂了,这是我们班的‘冲刺经’”,李班长神秘兮兮地说道。“别卖关子了,就请你这老方丈念念经吧”。我对他说的“冲刺经”引起了兴趣。
“说说可以,不可外传”,李有华给我念起了他的“冲刺经”。他说,今年冲刺万吨纱、3亿元是公司的大事,任务艰巨。但大事也得从一件件小事抓起抓好。作为生产一线班长,一定要把班组任务分配得当。他们班30名车工,100台细纱机,每个人的操作水平,每台设备的状况,他心里一清二楚。分配任务时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坚持做到既让能者多劳,又人人冲高。机械化生产,要想提高产质量,重在发掘设备和人的潜能。在冲刺活动开始前,他们早做好了准备,严格检修设备,设备完好率保持100%。在公司争创“操作技术全优班组”活动,班组职工互帮互学,全部达到了操作优级手水平,这些都为他们赢得冲刺主动权打下了良好基础。每天班中他坚持勤巡回,勤嘱咐,多沟通,还用上了自学的心理学,不时给职工们来点幽默,活跃气氛,职工精力轻松而不放松,干劲高涨而不紧张。冲刺“静悄悄”,产质量却连创新高,本月他们班平均日产纱12吨,创同期最高纪录。当然,数额不等的奖金也轻松地装进了李班长和职工们的腰包里。
“这么好的经不外传可不行!我一定给你好好宣传宣传,不但要在厂报上宣传,还要往大报上投,让你这个典型再出出名”,“这算啥经,比我做得好的多得是,你再去别的班组去采访采访吧,我得检查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