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智囊全集》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6:41:03 | 查看全部
871、安万铨
【原文】

嘉靖十六年,阿向与土官王仲武争田构杀。仲武出奔,阿向遂据凯口囤为乱。囤围十余里,高四十丈,四壁斗绝,独一径尺许,曲折而登。山有天池,虽旱不竭,积粮可支五年。变闻,都御史陈克宅,都督佥事杨仁调水西兵剿之。宣慰使安万铨,素骄抗不法,邀重赏乃行,提兵万余,屯囤下。相持三月,仰视绝壁,无可为计者。独东北隅有巨树,斜科偃蹇半壁间,然去地二十丈许。万铨令军中曰:“能为猿猱上绝壁者,与千金!”[边批:重赏之下,无不应者。]有两壮士出应命。乃锻铁钩傅手足为指爪,人腰四徽一剑,约至木憩足,即垂徽下引人,人带铳炮长徽而起。候雨霁,夜昏黑不辨咫尺时,爬缘而上,微闻剌剌声,俄而崩石,则一人坠地,骸骨泥烂矣。俄而长徽下垂,始知一人已据树。乃遣兵四人,缘徽蹲树间,壮士应命者复由木间爬缘而上,至囤顶。适为贼巡檄者鸣锣而至,壮士伏草间,俟其近,挥剑斩之,鸣锣代为巡檄者,贼恬然不觉也。垂徽下引树间人,树间人复引下人,累累而起,至囤者可二三十人,便举火发铳炮,大呼曰:“天兵上囤矣。”贼众惊起,昏黑中自相格杀,死者数千人。夺径而下、失足坠崖死者又千人。黎明,水西军蚁附上囤,克宅令军中曰:“贼非斗格而擅杀、及黎明后殿者、功俱不录。”[边批:非严也,刻也。所以表功。]自是一军解体,相与卖路走贼。阿向始与其党二百人免。囤营一空,焚其积聚,乃班师。留三百官兵戍囤。

[述评]

凯口之功奇矣!顾都御史幕下岂乏二壮士?而必令出自水西乎!宜土官之恃功骄恣,乱相寻而不止也。至于阿向之局未结,而遽尔班师,使薄戍孤悬,全无犄角,善后万全之策果如是乎?其后月余,阿向复纠党袭囤,尽杀戍卒。向以中敌,今还自中。复忽按察佥事田汝成之戒,轻兵往剿,自取挫衄。昔日奇功,付之煨烬。吁!书生之不足与谈兵也久矣,岂独一克宅哉!

田汝成上克宅书,谈利害中窾,今略附于左。

汝成闻克宅复勒兵剿囤,献书曰:

“窃料今日贼势,与昔殊科;攻伐之策,亦当异应。往往一二枭獍,负其窟穴,草窃为奸者,皆内储糇耩,外翼党与,包藏十有余年,乃敢陆梁,以延岁月。今者诸贼以亡命之余,忧在沟壑,冒万死一生之计,欢呼而起,非有旁寨渠酋,通谍结纳,拥群丑以张应援也。守弹丸之地,跧伏其中,无异瓮缶;襁升斗之粮,蹑尺五之道,束腓而登,无异哺鷇。非素有红粟朽贯积之仓庾,广畜大豕肥牛以资击剥也,失此二者,为必败之形。而欲摄枵腹,张空拳,睅目而前,以膺貔虎,是曰:“刀锯之魂”,不足虑也!然窃闻之,首祸一招,而合者三四百人,课其十日之粮,亦不下三四十石,费亦厚矣。而逾旬不馁者,无乃有间道捷径偷输潜车免以给其中者乎?不然何所恃以为生也?夫蛮陬夷落之地,事异中原。譬之御寇于洞房委巷之中,搏击无所为力。故征蛮之略,皆广列伏候,扼险四塞以困之。是以诸贼虽微,亦未可以蓐食屠剪。唯在据其要害,断其刍粟之途,重营密栅,勤其间觇,严壁而居,勿与角利,使彼进无所乘,退无所逸,远不过一月,而羸疲之尸藁磔麾下矣。若夫我军既固,彼势益孤,食竭道穷,必至奔突,则溃围之战,不可不鏖也。相持既久,观望无端,我忽而衰,彼穷而锐,或晨昏惰卧,刁斗失鸣,则劫营之虞不可不备也。防御既周,奸谋益窘,必甘辞纳款,以丐残息,目前虽可安帖,他日必复萌生,则招抚之说不可从也。肤见宵人,狃于诡道,欲出不意以徼一获;彼既鉴于前车,我复袭其故辙,不唯徒费,抑恐损威,则偷囤之策不可不拒也。至于事平之后,经画犹烦”云云。

【译文】

明嘉靖十六年,阿向与土官王仲武因争田地而起争执,王仲武怕遭阿向杀害而逃走。从此阿向占据凯口囤,聚众为乱。凯口囤占地方圆十多里,高四十丈,四面是陡峭的山崖,只有一条一尺多宽的小径可以蜿蜒而上,山顶有座天然的大池,终年池水不干,即使天旱也不用担心缺水;而囤内所积存的粮食,足足可吃上五年。

阿向作乱的消息传出,都御史陈克宅命都佥事杨仁,征调水西兵前往围剿。宣慰使安万铨平素骄傲抗命,行事不法,在重赏下,才率领一万多名士兵驻守凯口囤的山下,与阿向等人隔山对峙达三个多月。安万铨不时抬头仰视高山绝壁,却始终想不出一个登山攻囤的计策。一天,安万铨见山崖的东北角处有一棵巨大老树,离地约有二十多丈,斜生于半山间,安万铨下令说:“有人能像猴子般沿着崖壁爬上山的,我赏他一千金!”立即有两名勇士愿意一试。于是带着铁钩,腰间挂着四根长绳及一把利剑,约定爬到大树休息,垂下绳索接应山下的人。

等到雨停,天色昏暗,视线不明,两名勇士刚开始往上攀爬,只听见微微的刺刺声。不一会儿土石崩塌,一名勇士失手坠地,只见满身泥血,当场死亡。再过一会儿,有长绳垂下,这才知道另一名勇士已攀上大树。安万铨立即命四名士兵,顺着垂下的长绳,带着火炮,攀爬上树,等这四名士兵全部安然上树后,勇士再继续攀爬上囤,来到囤顶,正碰上贼兵敲着锣巡逻,勇士埋伏在草丛中,等巡逻兵一靠近,就一刀杀了贼兵,然后拿着锣假冒贼兵,所以整个贼营丝毫没有惊觉到官军已经潜入囤内。勇士再垂下绳索,接高山下的士兵,如此再三往复,已有二、三十名士兵登山顶。这时引发火炮,一面大叫道:“天兵降临了!”贼人在惊慌中应战,因天色昏黑,视线不明而相互误杀的,竟有千人。其余贼人纷纷由小径逃命,因此而失足坠下悬崖的又有千人。

第二天天亮后,水西军像蚂蚁般沿着小径上山,陈克宅下令说:“不是在格斗中杀死贼兵、或者登囤行军中落在后面的,不记他的军功。”于是士兵全无杀贼之心,纷纷收受贼人贿赂私下放人,阿向和其他贼人这才侥幸逃过一死。

官军烧毁贼人的积粮后,只留下三百名士兵驻守,其余士兵各自返回原来驻地。

[述评译文]

平凯口囤是出于奇计,只是环顾御史手下的士兵,难道找不到一两名勇士,非要借重水西兵不可?也难怪当地土官会恃功骄横,不断生事作乱了。至于阿向的事件,在还没有全部处理完毕就草率班师,只留下三百名官兵戍守,缺乏完善的善后、守备措施,果然在几个月后,阿向又纠集余党袭击囤寨,杀死所有戍守的官兵。

过去曾败于官军之手,今天全还给官军。

陈克宅又不把按察佥事田汝成的忠告放在心上,仍只率少数官兵前去剿贼,终于自取败辱,致使往日战功,毁于一日。

唉!不能和书生谈论兵事,这已是长久以来的一个事实,又何止是一个陈克宅呢?

田汝成曾上书陈克宅,谈论讨灭贼人所该注意的事,现在我大略摘录如下。

田汝成在听说陈克宅又再调兵剿灭阿向,曾上书说:

“我私下想,今天贼人的形势已异于往日,所以攻贼的策略,也应该因应不同的形势而改变。在过去,一两名据守山窟草穴的枭贼,他们敢聚众为寇,除了有计划的储备粮草,勾结其他盗匪外,还要经过十多年的野心筹划,才敢据寨称王;然而今天的贼人都只是一群亡命之徒,他们敢冒万死而称王,并不是因为在外勾结其他匪盗,也不是因为能聚众徒壮大声势,他们据守小小的一片土地,既没有充足的粮草,也没有肥硕的牛羊,像这种在外得不到其他盗匪资助,在内又没有屯积粮畜的山贼,注定是刀下亡魂,不值得顾虑。

然而,我却听说阿向举臂一招,就有三、四百人背着粮食前去归附他,如果每人以携带十天的粮食来计算,也不下三、四十石米粮,这种情势不能不注意。再说阿向能几个月都不缺粮,这无异表示有人暗中从密道偷偷运送粮食,不然他们如何维持生计呢?

征讨蛮夷和在中原打仗不同,就好像在房舍小巷中打斗,无法施展身手,所以这次征讨蛮人,应该采取据守险要,广设埋伏的围堵策略。即使贼人人数不多,也不能掉以轻心,只派少数兵力前去围剿。唯有严守出入要道,阻断贼兵粮道,设立重重栅栏,严密监视贼人动向。千万不可轻易与贼人交战。只需要让贼人进退不得,过不了一个月,贼兵一定又累又饿的死在我军刀下。

然而,我军愈是严密固守,贼兵的势力也会愈形孤弱,当贼兵眼看粮食将尽,粮道又被封锁,一定会想突围,对于贼兵或会发动突围的战术,是我军不可不事先防备的。再者两军相持,彼此观望,我军或许会因时日的拖延而心生怠忽,贼兵或许会因日益陷入困境而激发锐气,这就要防备我军在怠忽中,只知早晚吃喝、不勤守备的同时,贼兵会发动劫营的攻击。

还有,面对我军的严密防守,贼兵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或许会说尽好话,奉上珍宝,以求活命。当然,贼人也会安份一段时日,但不久后一定会再生变乱,所以归降的提议,万万不能接受,小人诡计多,只有出其不意才能一战成功。

既然贼兵曾败于偷袭的战略下,我军若有用同样的手法袭击,不仅白费工夫,更恐怕会损及您的威名,所以不能再有想用偷袭战略攻打凯口囤的念头,至于平定贼人之后,如何筹划善后工作,这其中值得深思,费神的地方还多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6:43:15 | 查看全部
873、司马楚之
【原文】

司马楚之别将督军粮,柔然欲击之。俄军中有告失驴耳者,楚之曰:“此必贼遣奸人入营觇伺,割以为信耳,贼至不久,宜急为备。”乃伐柳为城,以水灌之,城立而柔然至,冰坚滑不可攻,乃散走。

【译文】

司马楚之担任副将督运粮车,柔然人想出兵抢粮。不久,营中有卫兵报告,发现驴子的耳朵被人割掉了。司马楚之说:“这一定是柔然的奸细混入营区刺探军情,为取信敌帅,割驴耳以为凭证,我怕不久后柔然人就要来攻了,现在应该赶快加紧防备。”于是命人砍伐柳树筑成城栅,再在柳栅上浇水。等柳栅筑好后,柔然兵也来到栅下,由于北地天寒,只见柳栅上结了一层冰,又硬又滑无法攀援,柔然人只好退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6:43:44 | 查看全部
874、张浚
【原文】

绍兴中,虏趋京,所过城邑,欲立取之。会天大寒,城池皆冻。虏籍冰梯城,不攻而入。张魏公在大名,闻之,先弛濠鱼之禁,人争出取鱼,冰不得合,虏至城下,睥睨久之,叹息而去。

【译文】

宋绍兴年间,金人进逼京城,所经过的城邑,都如西风扫落叶般攻占。这时正值冬季大雪,城中池水都结冰,金人借着凝成的冰层为阶攀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进入。张魏公(张浚)听说金人用这种方式攻占城邑,就下令取消原先禁止百姓在池中捕鱼的禁令,于是百姓争相凿冰捞鱼,池中的冰层始终无法冻结,金人来到城下,观望许久,叹息离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6:44:19 | 查看全部
875、桓崇祖
【原文】

魏师二十万攻豫州,刺史桓崇祖欲治外城,堰淝水以自固。众恐劳而无益,且众寡不敌。崇祖曰:“若弃外城,虏必据之,外修楼橹,内筑长围,则坐成擒矣。”乃于城西北堰淝水,堰北筑小城,周为深堑,使数千人守之,曰:“虏见城小,以为一举可取,必悉力攻之。以谋破堰,吾临水冲之,皆为流尸矣。”魏果攻小城,崇祖着白纱帽,肩舆上城,决堰下水,魏人溺死千数,遂退走。

【译文】

魏主发动二十万大军进攻豫州,豫州刺史桓崇祖想整治外城,建水坝拦堵淝水以求自保。但其他官员认为敌我兵力悬殊,修城筑坝只怕白费功夫,没有什么作用。桓崇祖说:“如果我们弃守外城,敌兵一定占据;如果敌兵在外修筑了望台,在内再筑一道围墙,那我们真的只有坐在城内等着当俘虏了。”于是在城的西北边筑水坝,拦堵淝水,在水坝北边另筑一个小城,在小城四周挖了一条很深的城沟,派几千人防守。桓崇祖说:“敌人见城小,认为容易攻占,一定调集全部兵力攻打,好破坏水坝。我们就乘机破坝放水去冲,敌兵就全成浮尸了。”

魏军果真攻打小城,桓崇祖戴着白纱帽,坐着小轿登上城,命人破坏水坝,一时坝水如万马奔腾般渲泄而下,魏军被水淹死的,不下数千人,于是只有撤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6:54:29 | 查看全部
876、孟珙
【原文】

孟珙攻蔡。蔡人恃柴潭为固,外即汝河。潭高于河五-六丈,城上金字号楼伏巨弩,相传下有龙,人不敢近。将士疑畏,珙召麾下饮酒,再行,谓曰:“此潭楼非天造地设,伏弩能及远,而不可射近,彼所恃,此水耳。决而注之,涸可立待。”遣人凿其两翼,潭果决,实以薪苇,遂济师,攻城克之。

【译文】

宋朝时孟珙(字璞玉)攻打蔡州,当地人凭恃柴潭地形的险要,据潭固守。柴潭的外围就是汝河,潭底要比汝河的河面高出五、六丈,城上有座金字匾额的城楼,城楼上有座巨大的弓台。柴潭水深,所以传说有龙潜藏在潭中,一般人都畏惧潭中有龙,不敢轻易接近,孟珙的手下也因这种传说而心生疑惧。

孟珙宴请各将领,酒过三巡后,孟珙说:“其实这潭楼不是天险,楼台上的巨型大弓,只能射远,不能射近,敌人所凭恃的只是这潭水,如果我们能将潭水引到汝河中,那么潭水干涸后,敌兵就只有投降了。”于是派人从潭水的两侧凿开水道,引潭水注入汝河,再在干涸的潭底铺上木柴、苇草,于是全军安然渡潭,攻下城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6:54:59 | 查看全部
877、宗泽
【原文】

宗泽以计败却金人,念敌众十倍我,今一战而退,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幕徙其军,金人夜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犯。

【译文】

宋朝时宗泽虽一时用计使金兵败退,但想到金人以多出宋军十倍的武力,虽因一时吃了败仗,但一定心有不甘,势必卷土重来。如果金人发动全部骑兵,夜晚突击宋军营地,那么宋军的处境就相当危险了。

于是在傍晚时,宗泽就率大军弃营而去。

金人果然趁夜偷袭,发现整个营寨空无一人,大感惊讶,从此对宗泽的料事如神畏惧得不得了,不敢再随意出兵进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6:56:16 | 查看全部
878、李存进 樊若水
【原文】

晋副总管李存进造浮梁于德胜。旧制浮梁须竹笮、铁牛、石囷。囷存进以苇笮维巨舰,系于王山巨木,逾月而成。浮梁之简便,自存进始,

唐池州人樊若水,举进士不第,因谋归宋。乃渔钓于采石江上,乘小舟,载系绳维南岸,疾棹抵北岸,以度江之广狭。因诣阙上书,请造浮梁以济。议者谓江阔水深,古未有浮梁而济者,帝不听,擢若水右赞善大夫,遣石全振往荆湖,造黄黑龙船数千艘。又以大舰载巨竹絚,自荆渚而下,先试于石碑口。移置采石,三日而成,不差寸尺。

【译文】

后梁时,晋国的副总管李存进,在德胜建造浮桥。古时建浮桥用竹索,铁牛(沉在水中绑竹索的)、石囷(放在岸上固定竹索)。李存进却命人用苇索绑在巨船,然后固定在土山的大树上,一个多月就把浮桥造好了。

后唐池州人樊若水参加进士考试落榜后,想投效宋朝,他先假装在采石江上钓鱼,划着小船,先把绳索系在南岸,然后急调船头划向北岸,来回测量江面的宽窄。接着再上书宋太祖请求建造浮桥。有人批评说,江面广阔,江水又深不可测,自古以来从没有人请建浮桥渡河的。太祖不听从,擢升樊若水为右赞善大夫,派石全振前往荆湖,监督建造黄黑龙船数千艘。又用巨大的船舰装载巨竹,从荆湖顺流而下,先在石碑口试搭浮桥。再在采石搭建浮桥,三天之内全部完成,宽窄竟不差一尺一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6:57:39 | 查看全部
879、韦孝宽
【原文】

魏韦孝宽镇玉壁。高欢倾山东之众来攻,连营数十,直至玉壁城下。城南起土山,欲乘之以入城。城上先有两楼,直对土山,孝宽更缚木接之,令极高。欢遂于城南凿地道,又于城北起土山,攻具昼夜不息。孝宽掘长堑,简战士屯堑,每穿至堑,战士辄擒杀之,又于堑外积柴贮火,敌人有在地道者,便于柴火,以皮排吹之,火气一冲,咸即灼烂。城外又造攻车,车之所及,莫不摧毁。虽有排楯,亦莫能抗。孝宽令缝布为幔,随其所向,布悬空中,车不能坏。城外又缚松于竿,灌油加火,欲以烧布焚楼。孝宽使作长钩利刃,火竿一来,钩刃遥割之。城外又四面穿地,作二十一道,分为四路,于其中各施梁柱,以油灌柱,放火烧之,柱折,城并崩陷。孝宽随其崩处,竖木栅以捍之,敌终不得入。欢智勇俱困,因发疾遁去,遂死。

【译文】

魏晋南北朝时东魏韦孝宽镇守玉壁。高欢率领山东全部的兵力来攻,营地绵长数十里,一直到玉壁城下。

高欢在城的南面堆起土山,想乘机进入城中,城上本来就有二座楼台,正对着土山,韦孝宽就在楼台上再搭建木梁,保持比土山高的高度。

高欢于是在城南挖掘地道,又在城北堆土山,白天晚上轮番进攻。韦孝宽也挖掘一条很长的深沟,挑选悍勇的战士驻守,每次高欢的军队想越过深沟,韦孝宽的士兵就击退他们。又在深沟外堆积木柴,火种,见敌人留在地道内,就向下丢木柴、火把,并用鼓满气的皮囊,助长火势蔓延,使敌人困在地道内被烧得焦烂。

高欢又用攻车来撞城门,城门无法阻挡攻车的冲撞,韦孝宽就命人把布缝接起来做成帐幕,随着敌人的来势张开帐幕,帐幕悬在空中,攻车就无法再撞击城门。

高欢又在竹竿上绑上松枝等易燃的东西,浇上油脂想烧布幔,甚至想把城楼也一并烧毁,韦孝宽便命人制造长钩,用尖利的刀刃为钩刀,一见敌人的火竿,就用长钩远远的把它割断。 

敌人又在城四面挖凿二十一条地道,中间立有梁柱,再放火烧梁柱,让城塌陷,韦孝宽在崩塌的地方架设木栅来抵御。

用尽所有智谋攻城,仍不能攻城而入,高欢心智、体力均已耗尽,终于旧疾发作,撤退后不久就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6:57:52 | 查看全部
880、羊侃 杨智积
【原文】

侯景之围台城也,初为尖顶木驴来攻,矢石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灌以油,掷驴上,焚之立尽。俄又东西两面起土山临城,城中震骇,侃命为地道,潜引其土,山不能立。贼又作登城楼车,高十余丈,欲临射城内,侃曰:“车高堑虚,彼来必倒,可卧而观之,无劳设备矣。”车动果倒。贼既频攻不克,乃筑长围,朱异等议出击之,侃曰:“不可,贼久攻不克,其立长围,欲引城中降人耳。今击之,兵少,不足破贼;若多,万一失利,门隘桥小,自相蹂践,必大挫衄,此自弱也,”异不从,一战败退,争桥赴水死者大半。后大雨,城内土崩,贼乘之,垂入。侃令多掷火把,为穴城以断其路,而徐于内筑城,贼卒不能进。未几,侃遘疾卒,城遂陷。

杨智积,隋文帝侄也。杨玄感反,攻城,烧城门,智积于内益薪以助火势,贼不能入。

【译文】

后梁时侯景包围台城,刚开始用尖顶木驴去攻城,城上以弓箭,巨石加以反制,无效。羊侃(字祖听)遂要人用苇草绑成像雉尾般的火把,淋上油蜡,点燃后丢在木驴上,把木驴烧成灰烬。

侯景又命人在台城的东、西两面堆起土山,好监视城内的活动,百姓大感惊慌。羊侃命人挖掘地道,从地下挖空土山。

侯景又命人建造登城楼车,高十几丈,想在楼车上居高临下向城中发箭。羊侃说:“楼车那么高,城外的地道根本无法承载重量,他们一定会摔下来,我们只要等着观赏他们摔下来的样子,根本无需防备。”果然车刚一动,立刻就倒。

侯景既然屡攻不下,士兵死伤又多,于是就修筑一道很长的围墙,朱异等人商议出城迎战,羊侃说:“不可以,侯景屡攻不下,现在修筑围墙,是要逼迫我们出城投降。现在我们出击,如果派出的兵力太少,不足以击败敌人;如果派出大军,万一战败,城门小桥道窄,一定会相互践踏伤亡,从此之后,军队的锐气一定会挫减许多。”朱异等人不相信,一战败退,士兵们争着过桥,结果落水淹死一大半人。

后来天下大雨,城内土山崩塌,敌人乘机进攻,几乎要破城而入。羊侃命士兵丢掷火把,用火势来阻挡敌人入城,慢慢地再在城内另建一城,侯景终究无法破城。

但没多久,羊侃旧病复发而死,台城终于陷落。

杨智积是隋文帝的侄儿。杨玄感起兵造反时,曾经攻城,火烧城门,杨智积在城内命士兵向火苗丢掷木柴,助长火势,贼人反被火势所阻,不能入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6:58:11 | 查看全部
881、张巡
【原文】

尹子奇围睢阳,张巡应机守备。贼为云梯,势如半虹,置精卒二百于其上,推之临城,欲令腾入。巡预于城潜凿三穴,候梯将至,一穴中出大木,末置铁钩钩之,使不得退;一穴中出一大木,柱之使不得进;一穴中出一木,末置铁笼,盛火焚之。贼又以钩车钩城上栅阁,巡以大木置连锁大环,拨其钩而截之。贼又造木驴攻城,巡熔金汁灌之;贼又以土囊积柴为磴道,欲登城,巡潜以松明,干蒿投之。积十余日,使人顺风持火焚之。贼服其智,不敢复攻。

【译文】

唐朝时安禄山的部将尹子奇围攻睢阳,张巡全力守备。

贼兵做了云梯,形状像半道彩虹,上面部署有二百名精锐士兵,然后将云梯推向城边,想让士兵跳入城中。张巡事先在城上挖凿三个洞穴,等云梯靠近,就由城洞中伸出大木棒,末端绑上一个铁钩,钩住云梯使它不能后退;而另一个洞再伸出一支木棒抵住云梯,使云梯不能前进;而第三个洞所伸出的木棒,在末端装上铁笼,铁笼有一盆火,用来烧云梯。

贼兵又用钩车来钩城上的栅栏和阁楼;张巡就用一根粗大的木棒,末端系上铁链,铁链的末端再绑上一个大铁环,套住钩头,把钩头截断。

贼兵又造木驴攻城,张巡就用烧熔的金属浇木驴。

贼兵又用布袋盛装沙土,并在沙袋下堆积木柴做为阶梯,想攀登入城,张巡用干枯的松枝和稻禾暗藏在贼兵所堆积的木柴中。一连十多天,贼兵都没有发觉,等贼兵堆好木柴,张巡才教人顺着风势点火烧梯。

贼兵佩服张巡的机智,不敢再攻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