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2-2 21:00:44
|
查看全部
竞争导向根据竞争对手的产品策略进行新产品开发。采取该策略的企业将自己定位为跟随者,根据竞争对手的新产品策略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这其实是一种保守的市场竞争方式,先让竞争对手投石问路,看到市场效果后再决定是否跟进。该模式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很多风险,但也意味着企业放弃了市场领导权。
中国乳业市场利乐枕的产品创新竞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利乐枕产品推出前的乳业产品状况是:高价的利乐包牛奶以高品质著称,且有8个月的保质期,但由于价格较高,消费者在购买时有价格顾虑;而以低价进军市场的巴氏灭菌奶虽然保质期短、主打新鲜,但其品质不稳定,给人以低档劣质的感觉,消费者也不是十分满意。针对这种市场状况,蒙牛决定推出保质期较短(仅为45天)、价格比利乐包牛奶便宜许多的利乐枕牛奶,它有两种牛奶的长处—新鲜、品质好,同时也避免了两者的短处—价格贵、品质差。
就这样,蒙牛成为第一个大举抢占利乐枕牛奶市场的中国企业,利乐枕牛奶也从此在中国市场火了起来。2001年,国内各大乳品企业采取跟随策略纷纷上了利乐枕,但其全部销量加起来还不到蒙牛利乐枕的1/2。
终端导向新产品在正式进入市场前,会经历试销甚至大规模的调研测试阶段,以了解终端的真实反应,最后决定是否正式进入市场。该模式已经较为成熟和科学,但仍然有较大的风险。试销代表了一定的市场真实状况,但试销反映的市场状况和真实的市场状况可能会存在较大偏差,甚至在试销和测试时遭遇消费者的“谎言”。
“可口可乐”品牌就曾因轻信消费者的一面之词而遭遇新产品的惨败。当时,可口可乐公司决定推出一种全新的可口可乐,并动用上千名调查员走访10个城市,调查消费者是否愿意接受新的可口可乐。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人认为会适应新可口可乐,这就表示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口味的可口可乐。基于此结果,可口可乐公司决定启用“新可口可乐”取代传统可口可乐,并停止了传统可口可乐的生产和销售。不料此举引起了美国一些传统可口可乐忠诚者的抵制,他们组织游行、抵制“新可口可乐”,要求恢复美国传统正宗可口可乐的生产和销售。
新产品开发的创新模式
通常,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模式上都包含几个核心步骤:市场调研—产品设计—销售计划—试销—投入市场。
而如今在全球领域,新产品开发模式正在进入下一个创新阶段,以提高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这就是“漏斗式新产品开发模式”,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新产品策略漏斗式新产品开发策略首先要打通关键部门,形成统一战线,将市场营销部、生产部、研发部及整个企业的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形成新产品计划。新产品计划必须契合企业各方的目标,这些目标之间也要保持一致性。
确定产品创意新产品计划确定后,由企业产业链上的不同人员如客户、员工、分销商、研发人员、顾问等通过发散思维产生新产品概念。3M公司发明的“报事贴”,其实就源于一个雇员的想法。1973年,3M公司商用录音带部门的一个员工到教堂参加唱诗班,激发了他对黏性物质用途的想法。以前人们在赞美诗中做记号都是用回形针或小纸条,但这种方式容易破坏书,并且也没有解决小纸条容易掉落的问题。1年后,“粘贴式便筏”就诞生了,现在它每年都给3M公司带来超过3亿美元的收入。
筛选产品创意不是所有的新产品创意都可行,通过一系列的过滤和专业的筛选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屏蔽那些不合适的创意。荷兰壳牌公司在某项新产品开发时特别设立了“游戏创新小组”,小组每天的工作就是对新产品创意进行评价和筛选。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新产品创意都会被否决。
市场分析经历了筛选后的新产品创意将进入市场分析阶段,面临需求、成本、销售、利润等数据的初步核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