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前煤炭市场雾霾依旧,寒气未消。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繁重的生产经营任务和紧张的采掘接续条件,如何在危机中寻突破,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逆境中谋发展,成为破“坚冰”之关键。山东兖矿集团南屯矿坚持党政一体化推进,同心而为,承压履责,逆势求进,通过强化形势任务教育,挖掘精细化管理潜能,提升创新创效水平,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坚定干部职工战胜困难的信心,形成了共度时艰的强大合力。
“形势教育”讲到职工心坎里
思路决定出路,心气顺则干劲足。在艰难的发展现状下,南屯矿将形势任务教育置于工作首位,积极引导职工明态势、担责任、有作为,用个人的工作绩效为矿井转型发展献力献策。
“今天听了《行业动态》相关内容,了解到全国各大煤企应对严峻经济形势纷纷出台的‘大招’,倍感困难与压力,但是这里是我工作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有我的家庭、未来和梦想。虽是逆境,但我更愿意接受挑战,与大家齐心合力共度难关”,“越是困难越得鼓足干劲好好干,咱们一定要齐心协力迈过这道坎!”这是来自该矿基层综采二区最真切的声音。
为切实将当前形势向职工群众讲清楚说明白,该矿在广播电视等媒体开辟“形势任务教育”专栏,设置集团政策、他山之石、每周言论三个板块;下发主题教育简报,制定宣传提纲,制作主题板报,组织各基层单位认真学习讨论、深入宣传落实。开展形势宣传、舆论疏导、心理访谈等活动,通过面对面零距离开展宣传教育、心贴心化解思想困惑、实打实听真言解心结,使大家清醒认识当前煤炭市场的严峻性,了解兖矿发展的有利局面,切实树立起“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冷静比恐慌更理性、实干比坐等更有效”的理念。“2016年,我们集团以改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新发展起点,确立的建立‘六个新兖矿’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前景,相信我们的公司和矿井会越来越好”,“虽然煤企遭遇寒冬,我相信根据国家发展需要,走好洁净煤这条路线,我们会迎来煤企的春天!”记者采访时,干部职工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依旧对企业发展的前景看好。
精益管理积蓄“突围”动能
南屯矿生产准备工区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把任务指标细化,层层分解到班组和个人。大到每班几千元的工程,小到一颗螺丝,都有价格可循,使“市场”无处不在。
生产后勤服务中心职工澡堂清理乱用占用多用更衣箱,节省更衣箱购置费用20多万元,修复再利用淋浴器脚踏阀450个,减少投入2.61万元;食堂平均每天少开灯6小时,全年节电1.66万度,将第二、三次淘米水用来洗菜,用洗菜水冲洗拖把,高效利用水资源……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该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秉承精益化管理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经营管理工作,使矿井发展在艰难的困境中稳步前行。
他们深推内部市场化建设,二、三、四级市场结算体系已全面建立运行,设备租赁、单体租赁、矿车运输3个要素市场规范运行,修旧利废要素回收率网上考核管理,累计节支200余万元。试点推行岗位货币化管理,完成5个岗位竞拍,节约人工成本20万元。把好“批、领、运、用、回、修、复用”七个关口,对井下回收上交的废旧材料实行井口验收制,深度盘活存量资产,能够调剂使用的一律调剂配置,切实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缩减非生产性支出,从预算指标的制定、分解、过程跟踪到考核执行形成闭环系统,杜绝超标支出。去年材料费比预算节支7131万元,同比下降33%;修旧利废5676万元,同比增加31.6%。坚持抓源头、控过程,产品质量稳定受控,组织原煤全入洗,煤泥全入浮,去年浮选精煤16.2万吨,增加效益3000余万元。强化高硫煤配煤管理,增加效益960余万元。持续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五项整顿”,对巷修工区、普掘工区等六家单位进行优化调整;转岗培训284人;选拔派驻327人对口支援文玉煤矿、97人赴天池煤矿承担掘进施工任务,为矿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引擎”迸发“新动力”
发动创新引擎才能“破冰前行”。在“大众创新、全员创效”的活动氛围中,该矿坚持依靠技术革新,依托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平台,深入开展“双创”活动,走出了一条创新创效发展之路。
“通过微讲堂不仅及时了解了兖矿形势,还能学到好多技术方面的问题,真是受益匪浅”,该矿职工刘洋谈到参加单位创新开展的“微创意”、“微窍门”、“微模式”、“微改造”活动时深有感慨。
选煤厂洗煤车间把原有的溢流堰固定式改为活动式,达到了洗不同煤种的需求,同时将跳汰机电磁阀气缸高压风管改造成快速接头,使维修时间从原来15分钟降到现在1分钟;机厂利用废旧皮带加工皮带梯代替钢筋梯、废旧钢管加工风水管路弯头、托辊轴拆卸后加工非标件、废溜槽加工成挡煤板;回收队将旧木材分拣后二次加工,作为井下打木垛用料……
他们以“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为突破口,推行“创新命名法”,全面激发了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深化拓展“双创”活动,分解落实“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效、营销创效、群众性创新创效、降耗节支”等13类共32项创新创效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和牵头部门,细化措施、规定时限,加大考核力度。推进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将技能高、爱钻研、肯攻关的优秀人才“孵化”成为出类拔萃的技能大师和技能领军人才。自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创新团队4个,创新创效成果164项,有3项获集团公司优秀技术创新成果,13项获集团公司先进技术创新成果,已累计创效1.5亿元。其中颜卫东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山东省煤炭优秀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管振祥作为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被济宁市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陈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