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4|回复: 0

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首航南极完美收官

发表于 2016-2-6 14:16: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雪龙”号2月4日电 (记者朱基钗)记者从中山站获悉,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3日从南极中山站附近冰盖机场起飞,转场离开南极。在南极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雪鹰601”完成各项测试飞行任务,并发挥了重要的科研平台作用,首航南极完美收官。
    “雪鹰601”于去年11月30日飞抵中山站。12月7日在中山站附近的冰盖机场成功试飞。12月22日,第一次搭载并启用全部科考设备试飞,成功降落南极泰山站机场,为泰山站发挥航空保障作用奠定了基础。
    今年1月9日,“雪鹰601”成功飞越位于南极冰盖最高区域、海拔超过4000米的昆仑站,持续飞行2623公里安全返回中山站,持续飞行时间达9小时4分钟,全面验证了飞机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续航能力和适应南极高原环境复杂条件的技术性能。飞机搭载的多套先进科学设备也获得了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数据。这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开始迈入“航空时代”,中国南极考察正逐步从参与者变成引领者。
    同时,极地固定翼飞机作为南极科考中高效的科研平台作用首次得以凸显。抵达南极后,“雪鹰601”上搭载的冰雷达、高精度差分GPS等多套机载科学设备,对“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系统性航空科学调查。通过调查,由我国科学家领衔的团队取得3项重大科学发现:首次实地探明地球表面最大的峡谷存在于南极洲东部伊丽莎白公主地的冰盖底部;南极冰盖底部最大的融水流域和“湿地”在伊丽莎白公主地孕育;伊丽莎白公主地深部冰层呈现大范围暖冰现象。
    1月15日,“雪鹰601”援助澳大利亚南极戴维斯站,将该站一名在南极殉职的考察队员遗体运送至凯西站,充分表明了我国在南极应急救援能力方面的显著进步。
    据了解,目前中国南极科考活动主要依托于考察站、破冰船和内陆地面车队。“雪鹰601”首航南极成功并投入使用,将为中国极地考察提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保障平台,在快速运送、应急救援和科学调查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按计划,“雪鹰601”从中山站起飞后,将飞往美国位于南极点的阿蒙森-斯科特站,再经停南极半岛的英国罗斯拉站离开南极大陆;飞机将飞过南美大陆,于2月中旬抵达托管地加拿大,11月将再次返回南极。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科技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