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2-6 20:14:05
|
查看全部
(三)成本动因分析法。成本动因是指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推动力和原因。战略成本动因主要是站在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研究对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产生长期影响的成本驱动因素。开创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将这些因素归纳为十个方面,即规模经济、学习曲线、生产能力、利用形式、联系、相互关系、联合、选择时机、自主政策、地理位置和政体因素。有学者进一步将战略成本动因划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两类。结构性成本控制的案例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将其服务定位在特定航线而非全面航线的短途飞行,避免从事大型机场业务,采取取消用餐、定座等特殊服务,以及设立自动售票系统等措施来降低成本。结果其每日发出的众多航班与低廉的价格吸引了众多的短程旅行者,最终成本领先优势得以建立。
战略成本管理离我们并不远
战略成本管理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新鲜的名称,似乎很高深,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它早已无处不在。作为手机行业的世界翘楚,同样也是制造业的先进代表企业,Nokia最近几年在战略成本管理方面的成就,均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下面略举一二。
如前所述,对应于战略成本管理的两个层面,降低成本相应的也有两种途径,一个是通过提高运作效率和控制成本的技术与技巧;另一个是在成本的角度优化企业战略。第一个途径是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层面的目标和职责,体现在具体执行环节;第二个途径是成本战略的事情,是公司整体战略要考虑的。在下面的案例中这两种途径都有所体现。
案例一、价值链战略整合降低成本
Nokia在北京的生产基地星网工业园(诺基亚工业园区)有150W平方米,而这150万平方米中诺基亚公司占地只有10万平米,其他的面积,全部分给了诺基亚的上游供应商。
过去,诺基亚安排生产工厂进货间隔是6个小时,但是经常出现断货的情况。比如:从机场运货到公司的汽车半路抛锚,或者飞机晚点没有即时清关出港等等不可抗因素导致的问题。为了减少断货的情况发生,诺基亚专门在工厂内部开辟出3000平米的临时周转库,导致成本的上升。工业园建成后,送货时间缩短为每两小时一次,而极少出现断货的情况。所有主要物料基本上都在工业园内用电平车运送,临时周转库也立刻失去了作用,成本极大的节省。工业园内设置了统一的第三方物流中心,所有供应商使用统一的计划协调信息平台,并且与海关联网监管,效率之高,成本之低是前所未有的。
通过上述Nokia产业链的战略调整,我们在本已压得很低的物流成本中重新发现了成本空间。战略与成本相互配合,也印证了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竞争的观点,通过价值链的战略调整,不仅仅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对消费者的响应速度以及规模经济,这些都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带来巨大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