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2|回复: 1

大型批发商的战略升级战术

发表于 2016-2-6 20:21: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年来的一些调查资料表明流通渠道的两端(始端和终端)对批发商的依赖越来越明显:一是生产商对批发商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生产商愿意借助批发商广而深的分销网络帮助其产品扩大销售;二是零售商越来越乐意方便快捷地从批发商那里购进到齐全、低廉、优质的品种;这一趋势表明批发商是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是流通规模化、现代化、高效化的需要。

    什么是批发商

    批发商的概念是以前对商人的一种叫法,现在已经逐渐趋向于被淘汰。顾名思义,批发就是一批批进货,然后往外一批批地发。可见这样的生意没有什么计划,只是一个货物买卖的概念,而少了管理和控制。所以批发商,一般是企业,用来说没有服务终端意识的坐商。

    批发商的特点

    批发商区别于零售商的最主要标志是一端联结生产商,另一端联结零售商。与零售商相比,批发商特点是:

    (1)拥有大量的货物

    (2)只大量的出售,不提供零售业务

    (3)出售的物品的价格会比世面上的买的底

    批发商生存的三大压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消费者终于迎来了商品丰富的买方市场。人们不仅感受到自由选购的乐趣,也对经营者的商品、价格、服务等硬件与软件提出新要求。所谓的“出厂价”、“特价”、“无中间环节”等经营方式更多地迎合了顾客的求廉心理,对消费者的需求快速反应(ECR)更成为商家立足市场的法宝。

    零售商业业态全方位创新,各种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专卖店和便利店等新型业态迅速分割了原来百货业主导的零售市场。同时,零售商业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革,一批有实力的零售商家,依托众多的连锁店铺,推行批零一体、连锁经营,按照货到源头的经营思想,从生产厂家统一进货,分散销售,从而逐步形成了自身的批零网络,而连锁经营总部则取代了原来批发市场的功能。

    生产企业受传统体制下流通利润较为丰厚的驱使,纷纷开展自销业务,不仅从事产品批发,有的还直接发展专卖店零售、上门直销业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态势日趋白热化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批有实力的生产厂家积极推进分销渠道终端战略,直接与各零售集团建立起供货关系,并实行分区划片管理,逐步构建起新型营销网络,形成了自身的商品销售体系。

    在这场生产厂家和零售商自建新网络的运动中,传统批发商排斥在外。原来作为流通体系和市场网络中心环节的大型批发商业,其地位一落千丈,逐步失去了固有的生存空间。

    而外资商业集团的进入则雪上加霜。由于批发商业关系到整个商品流通领域乃至国民经济的控制力问题,政府在一段时间内限制外资进入批发领域。但实际上,一批国际商业集团却绕开种种限制,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已经涉足我国批发商业市场,并取得良好的市场经营业绩。来自德国的麦德龙在上海、无锡、宁波等地建立起多家连锁仓储式大卖场,每个卖场经营面积达1.6万平方米,现已吸纳10多万个会员制客户,客户中)60%-70%是团体购买,实行批发销售。

有的跨国公司以品牌为经营平台,通过代理制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多级批发销售网络。而诸如日本的大荣、伊藤忠等流通集团,则通过投资兴建物流中心或加工配送中心,以为连锁超市、便利店提供配送服务的面孔直接插手批发商业。可以预料,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分销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批发商业领域必然会逐步开放,而且开放的力度也会加大。

    这三座大山对我国批发业形成了围追堵截,压得我国批发商业企业喘不过气来.



来源:资源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6 20:23:28 | 查看全部
现实中批发商的情况

    调查资料显示90%的批发商是“坐商”,也就只做找上门的生意——购进时,是生产商送货上门的,生产商“卖什么”,自己就“买什么”,少了一种比较少了一种选择;销售时,是依要货计划单开票,客户“买什么”自己就“卖什么”,少了一种宣传,少了一种推介。如此一事,就容易导致好卖的,没有购进进来,造成供不应求,以致客户流失;难卖的,又没有推销出去,造成产品滞销,以致资金积压。

    面对日益激烈的渠道竞争,批发商在渠道据点上所扮演的承上启下角色不容置疑,问题是自从国有商业批发主渠道解体之后,独立的批发商(个体和私营)真的无地担负起批发商的功能吗?目前,顺应着时代潮流,一代新型批发商正在崛起。在未来,他们将使流通领域创造的利润在利润源泉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